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横梁的座椅和至少一个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1、安全带装置通常用于保护坐在与相应安全带装置相对应的座位上的乘员。安全带装置通常多部件地构造。这些通常包括用于束缚坐在相应座位上的乘员的安全带。安全带装置通常还包括偏转装置,拉紧机构、特别是带件通过该偏转装置偏转。通常还提供端部收紧器,通过该端部收紧器在发生碰撞或碰撞的情况下将安全带拉紧,以便将乘员安全地保持在座椅上。安全带装置的示例由de102016220006a1、de19718749a1和de19610861a1已知。
2、与安全带装置相关的问题在于:在碰撞情况下,特别是在侧向力作用到机动车上的侧撞情况下,在机动车和/或安全带装置的部件之间经常会发生相对移动。这些会导致安全带装置的部件被卡住并因此损坏,因此在这方面存在改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这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装置的改进方案。
2、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对于开头所述类型的机动车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安全带装置的拉紧机构从相对座椅固定的连接部位经由相对车身固定的偏转装置延伸到相对车身固定的端部收紧器,在偏转装置上布置有传力元件,以车辆横向方向为基准,传力元件朝向横梁的方向伸出偏转装置外,在座椅的至少一个座椅位置中,基于沿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横梁的面对偏转装置的端侧尾部段与传力元件彼此对准。
3、安全带装置可以是三点式安全带或四点式安全带,其中,安全带通过三个或
4、端部收紧器设计用于在机动车发生碰撞或发生事故时在相应配设的相对座椅固定的连接部位上产生缩回效果。具体而言,通过端部收紧器能产生作用在相应的相对座椅固定的连接部位上的缩回力,该缩回力抵消作用在乘员上的惯性力。缩回力可以通过烟火推进剂和/或弹性张紧的弹簧元件和/或端部收紧器的电驱动器来产生。为了将回缩力从端部收紧器传递到在座位上固定的连接部位,这些部件通过拉紧机构彼此连接。拉紧机构可以是带件或拉索。特别是由于与空间相关的情况,拉紧机构需要被至少一个偏转装置引导和偏转。偏转装置固定在机动车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例如固定到车身本身上。如果拉紧机构是带件,则偏转装置也可以称为带件偏转装置。
5、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思想:在发生侧撞的情况下,机动车的部件、特别是机动车的饰板(挡板/护板)和/或车身的变形不会导致偏转装置被夹在横梁和车身或饰板之间。变形可能会引起偏转装置损坏、并因此引起拉紧机构损坏的风险,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有利地避免了这种风险。例如,如果在事故期间座椅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以如下方式处于座椅位置中,即,偏转装置和横梁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彼此对准,则存在这种危险。
6、替代地,传力元件和横梁的端侧尾部段彼此面对,使得在偏转装置沿着车辆横向方向朝向横梁移位时,传力元件和横梁的端侧尾部段彼此接触。这确保了不是偏转装置而是传力元件与横梁接触,并且形成相应的“目标锁死结构(blockbildung)”,其中不包括偏转装置。因此,引入机动车中的横向力不是经由偏转装置、而是经由传力元件传递至横梁。这可以避免偏转装置和拉紧机构的损坏。
7、机动车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和布置在该部段上的部件,即偏转装置和传力元件,彼此如下地布置并且彼此如下地作用连接,即,使得在发生侧撞时产生的且以从车身到横梁的方式引导的、涉及碰撞引起的横向力的力传递路径大部分经传力元件引导、或者仅经传力元件引导,而不经过偏转装置。
8、重要的是,基于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传力元件或传力元件的伸出偏转装置外的至少一个部段与横梁的端侧尾部段对准。这意味着,沿着车辆横向方向观察,传力元件或者至少是其突出的部段与横梁的端侧尾部段依次地并且因此共线地布置。换言之规定,基于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传力元件的投影位于横梁的端侧尾部段的投影内,或者反之亦然,或二者的投影至少重叠。
9、沿着车辆横向方向,传力元件与横梁的端侧尾部段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1cm至10cm。当沿着车辆横向方向观察时,动传力元件可以是圆形的。在这种情况下,传力元件的直径可以为10mm到50mm,特别是28mm。
10、偏转装置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和/或螺纹连接和/或铆接连接固定在机动车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优选地,偏转装置借助传力元件固定在机动车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因此,传力元件可以附加地且协同地实现用于偏转装置的固定件。
11、可以想到的是,传力元件是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可以具有头部部段和在下侧邻接头部部段的至少局部地具有螺纹的螺纹部段——特别是(螺)杆,传力元件经由该螺纹部段固定到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可以具有与螺纹部段相匹配/彼此反形的螺纹孔。头部部段可以是螺栓头,其中,固定螺栓可以通过与——特别是六角形构造的——螺栓头共同作用的工具被拧入到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中。固定螺栓可以具有作为头部部段的——例如旋钮形或星形的——螺栓头,并且因此可以手动地拧入到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中。
12、偏转装置可以具有引导拉紧机构的引导部段和固定部段,其中,螺纹部段穿过固定部段中的孔,使得偏转装置以夹紧方式固定在头部部段和机动车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之间。当安装偏转装置时,可使螺纹部段穿过固定部段中的孔并拧入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的螺纹孔中。拧紧固定螺栓导致偏转装置或其固定部段在头部部段和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之间被夹紧。固定部段可以是板状的。引导部段可以具有用于引导拉紧机构的导向轮和/或导向架。
13、优选地规定,传力元件朝向其面对横梁的端部加宽。为了实现加宽,传力元件、特别是其头部部段可以是圆锥形的。加宽导致传力元件的潜在力传递面增加,从而尽可能可靠且有效地进行力传递并且避免局部的力峰值。
14、传力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金属、特别是钢构成。虽然,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想到足够稳定的塑料材料,但是用于传力元件的材料必须被选择成使得在侧撞的情况下产生的横向力能够可靠地传递,而不破坏传力元件。
1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中,优选地设置为,在横梁的面对偏转装置的端侧尾部段上布置有承载元件/承力元件/用于吸收力的元件,该承载元件在朝向传力元件的方向上伸出横梁外,其中,基于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传力元件和承载元件彼此对准。因此,横梁的承载元件作为如下的部件起作用,通过该部件可以将横向力从传力元件引入到横梁中。特别是实施成圆锥形的承载元件可以朝向其面对传力元件的端部加宽。
16、承载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塑料材料和/或金属、特别是钢构成。基于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可以想到的是,承载元件的直径为20mm到100mm,特别是64mm。承载元件可以是放置在横梁端侧尾部段上的罩盖。因此,承载元件可以围握横梁的端侧尾部段。
17、承载元件可以被设计为多件式元件,特别是两件式元件。因此,可以想到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其包括具有横梁(15)的至少一个座椅(2)和至少一个安全带装置(6),所述安全带装置(6)的拉紧机构(9)从相对座椅固定的连接部位经由相对车身固定的偏转装置(11)延伸到相对车身固定的端部收紧器(10),在偏转装置(11)上布置有传力元件(16),以车辆横向方向为基准,传力元件(16)朝向横梁(15)的方向伸出偏转装置(11)外,在座椅(2)的至少一个座椅位置中,基于沿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横梁(15)的面对偏转装置(11)的端侧尾部段(32)与传力元件(16)彼此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偏转装置(11)通过传力元件(16)固定在机动车(1)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传力元件(16)是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具有头部部段(23)和在下侧邻接头部部段的螺纹部段(22),传力元件(16)经由该螺纹部段固定在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偏转装置(11)具有引导拉紧机构(9)的引导部段(21)和固定部段(33),螺纹部段(22)穿过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传力元件(16)朝向其面对横梁(15)的端部加宽。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传力元件(16)至少部分地由金属构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在横梁(15)的面对偏转装置(11)的端侧尾部段(32)上布置有承载元件(17),该承载元件在朝向传力元件(16)的方向上伸出横梁(15)外,基于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传力元件(16)和承载元件(17)彼此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承载元件(17)是设置在横梁(15)的端侧尾部段(32)上的罩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承载元件(17)具有带罐形接纳区域的罩状部段(25),在该罐形接纳区域中布置有嵌件(28),嵌件(28)具有与横梁(15)的端侧尾部段(25)在几何上匹配的形状。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座椅(2)能沿车辆纵向方向在一移动区域内移动,横梁(15)的端侧尾部段(32)与传力元件(16)仅当座椅(2)位于该移动区域的一子区域内时彼此对准。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偏转装置(11)和端部收紧器(10)布置在机动车(1)的门槛(12)区域中。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横梁(15)是横向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其包括具有横梁(15)的至少一个座椅(2)和至少一个安全带装置(6),所述安全带装置(6)的拉紧机构(9)从相对座椅固定的连接部位经由相对车身固定的偏转装置(11)延伸到相对车身固定的端部收紧器(10),在偏转装置(11)上布置有传力元件(16),以车辆横向方向为基准,传力元件(16)朝向横梁(15)的方向伸出偏转装置(11)外,在座椅(2)的至少一个座椅位置中,基于沿车辆横向方向的观察,横梁(15)的面对偏转装置(11)的端侧尾部段(32)与传力元件(16)彼此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偏转装置(11)通过传力元件(16)固定在机动车(1)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传力元件(16)是固定螺栓,该固定螺栓具有头部部段(23)和在下侧邻接头部部段的螺纹部段(22),传力元件(16)经由该螺纹部段固定在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偏转装置(11)具有引导拉紧机构(9)的引导部段(21)和固定部段(33),螺纹部段(22)穿过固定部段(33)中的孔,使得该偏转装置以夹紧方式固定在头部部段(23)和机动车(1)的相对车身固定的部段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传力元件(16)朝向其面对横梁(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