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布烘干,具体涉及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1、印染前处理是纺织印染工艺中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将混在坯布中的浆料等杂质从坯布纤维中解离,从而为后期的印花和染色创造良好的条件。传统的印染前处理工艺为:放布→缝布→烧毛→退浆→煮练→水洗→干燥。通过前处理后的坯布含水率为60%以上,如果不将水分除去将会在工序前坯布微生物作用下变质,或者影响下一步的印花和染色的效果。
2、目前纺织印染行业对湿布的烘干方法是采用多组烘桶组合的方法,烘桶外与湿布直接接触,即:烘桶内通入饱和水蒸气,遇到烘桶壁后蒸汽温度降低,释放蒸发潜热后变成冷凝水,通过烘桶的热传导作用,将热能传递到烘桶外,湿布中的水分吸收这部分热能后,变成蒸发潜热,将湿布中的水分蒸发,多级烘桶连续烘干后,湿布变成干布。以直径800毫米烘桶为例,烘桶长度是1800毫米,烘桶总表面积是4.5216平方米,而烘桶上接触布的面积为80%,即布的加热面积为3.62平方米,有效加热面积不高。
3、除上述不足外,这种传统湿布干燥方式还有如下不足:1)每干燥1吨湿布的水,蒸汽中的气化潜热是3095700千焦,相当105吨标准煤热值,这部分热能由于难以收集,被白白地浪费;2)烘桶中蒸发出来的水,直接散发在车间内,在冬季气温下降和车间封闭加强时,车间内在绝对湿度加大的同时,相对湿度加大更为明显,含有蒸发潜热的水蒸气遇到车间内的棚顶、墙壁、设备后,会凝结成液态的水流到地面上,不仅影响生产,地面上水还容易造成人员滑到,形成安全隐患
4、综上,用烘桶的方法来干燥面料前处理湿布所带来的问题是目前全行业内难以解决的痛点,急需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包括用于在微负压条件下使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来烘干湿布上水分的干燥子系统以及与干燥子系统连接、用于为干燥子系统烘干湿布提供微负压条件并回收干燥子系统空气余热以使不凝结气体排出的微负压冷凝子系统;
4、所述干燥子系统包括用于在微负压条件下实现热空气与湿布形成对流来使热空气干燥湿布的湿布对流干燥机;所述湿布对流干燥机包括机箱,机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湿布进入机箱的湿布进口和靠近湿布进口设置、用于湿热空气流出的湿热空气出口,机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干布输出机箱的干布出口和靠近干布出口设置、用于流入干热空气的干热空气进口;
5、所述微负压冷凝子系统包括与湿热空气出口连通、用于吸收湿热空气显热和潜热并使机箱内产生微负压效果的一级喷淋冷凝器;所述一级喷淋冷凝器的底部出水口连通有通过一级喷淋水管道与一级喷淋冷凝器的入水口连通以使一级喷淋冷凝器的喷淋水循环使用并不断升温的热水箱;所述一级喷淋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有用于吸收一级喷淋冷凝器流出的半湿热空气潜热的二级喷淋冷凝器,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底部出水口连通有通过二级喷淋水管道与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入水口连通以使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喷淋水循环使用并不断升温的温水箱,温水箱还通过一级喷淋水分支管道与一级喷淋水管道连通。
6、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内部沿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隔板,相邻隔板左右交错设置并将机箱的内部分隔成纵向排列的若干层干燥室,各干燥室为方型结构且呈s型连通。
7、优选的,各所述干燥室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上下设置、用于对湿布进行导向并使湿布在干燥室内呈n字型运行的导辊。
8、优选的,各干燥室中通过隔板和机箱围成的器壁上设置有与器壁呈45°设置、用于对进入到每层干燥室的气流进行引导以形成旋转气流的导流板。
9、优选的,所述干燥子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过滤器、鼓风机和热风换热器;所述热风换热器的热风进口连接有用于提供热风以与空气换热将空气加热为干热空气的燃气燃烧机,热风换热器的干热空气出口与湿布对流干燥机的干热空气进口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微负压冷凝子系统还包括与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用于将经过二级喷淋后得到的不凝结气体排出的引风机。
11、优选的,所述一级喷淋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一级喷淋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一级喷淋水管道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前方的第一循环水泵。
12、优选的,所述二级喷淋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二级喷淋水管道还通过二级喷淋水分支管道外接水源,二级喷淋水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二级喷淋水管道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前方的第二循环水泵。
13、优选的,所述一级喷淋冷凝器和二级喷淋冷凝器的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一级喷淋冷凝器和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一级喷淋冷凝器和二级喷淋冷凝器的顶部;所述一级喷淋冷凝器的进气口与湿热空气出口连通,二级喷淋冷凝器的进气口与一级喷淋冷凝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一级喷淋冷凝器和二级喷淋冷凝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旋喷嘴,一级喷淋冷凝器和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一级喷淋冷凝器的螺旋喷嘴与一级喷淋冷凝器的入水口连通,二级喷淋冷凝器的螺旋喷嘴与二级喷淋冷凝器的入水口连通。
14、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以热空气作为热源并通过对流干燥来烘干湿布的干燥子系统,改变了目前的热烘桶的传导干燥方式,实现了烘干布由单面传导加热变成双面气流烘干,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烘干设备的体积;且在减少了烘干体积情况下,便于二次蒸汽的收集和回收,烘干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减少,降低了干燥设备投资。
1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湿布对流干燥机内每个干燥室内的器壁上均设置有45°的导流板,气流通过时,形成旋流,打到湿布上后,气流出现了折流和紊乱的气流,减少了对流换热层流的厚度,形成了湍流,提高了传热膜系数。
1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湿布对流干燥机内是逆流换热,保持了一个较稳定的温度差,使得整个换热都在有效换热过程中,提高了换热效率。
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空气过滤器,实现了干燥源是经过过滤的干净空气,直接接触到湿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微负压条件下使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来烘干湿布上水分的干燥子系统以及与干燥子系统连接、用于为干燥子系统烘干湿布提供微负压条件并回收干燥子系统空气余热以使不凝结气体排出的微负压冷凝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51)的内部沿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隔板(54),相邻隔板(54)左右交错设置并将机箱(51)的内部分隔成纵向排列的若干层干燥室(55),各干燥室(55)为方型结构且呈S型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干燥室(5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上下设置、用于对湿布进行导向并使湿布在干燥室(55)内呈N字型运行的导辊(5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干燥室(55)中通过隔板(54)和机箱(51)围成的器壁上设置有与器壁呈45°设置、用于对进入到每层干燥室(55)的气流进行引导以形成旋转气流的导流板(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微负压条件下使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来烘干湿布上水分的干燥子系统以及与干燥子系统连接、用于为干燥子系统烘干湿布提供微负压条件并回收干燥子系统空气余热以使不凝结气体排出的微负压冷凝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51)的内部沿纵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隔板(54),相邻隔板(54)左右交错设置并将机箱(51)的内部分隔成纵向排列的若干层干燥室(55),各干燥室(55)为方型结构且呈s型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干燥室(5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上下设置、用于对湿布进行导向并使湿布在干燥室(55)内呈n字型运行的导辊(5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干燥室(55)中通过隔板(54)和机箱(51)围成的器壁上设置有与器壁呈45°设置、用于对进入到每层干燥室(55)的气流进行引导以形成旋转气流的导流板(5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布对流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子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过滤器(1)、鼓风机(2)和热风换热器(4);所述热风换热器(4)的热风进口连接有用于提供热风以与空气换热将空气加热为干热空气的燃气燃烧机(3),热风换热器(4)的干热空气出口与湿布对流干燥机(5)的干热空气进口(58)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料印染前处理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陈学青,董文欣,赵康,白彦忠,张仕彬,刘涛,吴家慧,尔亚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彰慧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