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74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其包括有一自然空调装置以及至少一供风管,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是一具有可利用水蒸发自然热交换的空调机;所述的供风管其一端是与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的进风道连接,而其管体是延伸进入一电梯的升降车道内,其另一端设有一供风口,是经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处理过的新鲜外气送出端,以将新鲜外气经由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的热交换预冷(或预热)后再送入电梯的升降车道。并利用电梯车厢在升降车道内升降时所产生的活塞效应,可以水蒸发的自然热交换方式将新鲜外气引流分布在升降车道内,同时将升降车道内的热污秽空气稀释并排送到外部,以维持电梯间空气的自然热对流,并有效改善其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图1所示,是一般电梯的平面示意图,其是配置有一电梯车厢11、 一主机12、 一升降车道13、 一送风马达14以及一机房15,凭借所述的机房15内的主 机12运作,以令电梯车箱11在升降车道13内作上下位移,而所述的电梯车厢 11上方的送风马达14,是装设在内部仅提供电梯车厢11内的空气作内部循环, 并在机房15设有一排风扇16用来将机房15内主机12运转所产生的热气排出 在外部,然其却存有以下缺失1. 送风马达14在电梯车厢11内仅能作内部循环,但由于升降车道ll内 充满着保养润滑机油的味道以及潮湿发霉等异味,因其会渗入电梯车厢11内, 而影响到空气的品质。2. 升降车道ll内的空气,大多处在一种半封闭状态,尤其是在夏天时, 电梯车厢11内因对流性不佳往往十分闷热。为了改善闷热的情况,业界虽然会在电梯车厢11顶部加装一具有热源设备的空调装置17(如图2所示),凭借空调的冷气供应以解决电梯车厢11内部的 高温,但是所述的具有热源设备的空调装置17其热交换所形成的凝结水却存有 排水问题,而一直未能获得完善的解决,于是本案申请人前所提出专利申请案 号95128225专利技术案,即在解决此一排水问题的缺失,并获得良好使用效果。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只要是使用到热源设备的空调装置,仍然涉以及昂贵的 运转与维持费用,除此而外, 一般升降车道内的保养机油及其散发的油秽气,也 一 直很难获得良好的解决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升降车道专3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解决现有电梯车厢内空气流通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自 然空调装置以及至少一供风管,其中;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是安置在一升降车道顶部与外界相通的位置,而为 一具有可利用水蒸发自然热交换能力的空调装置,其机体内至少包括有一进风 道、 一排风道, 一水循环装置以及一预热装置;所述的供风管,其一端与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的进风道连接,而其管体延 伸进入一电梯的升降车道内,其另一端设有一供风口,是经所述的自然空调装 置处理后的外气送出端。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自然空调装置,其机体内包括有一进风道、 一排风道、 一水 循环装置以及一预热装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预热装置,其是一自然对流管排。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预热装置,其是由一第一水管排以及一第二水管排所组成, 凭借复数管路而与所述的水循环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凭借电梯车厢在升降车道 内升降时所产生的活塞效应,以自然热交换的方式将新鲜空气引流分布在升降 车道内,同时将升降车道内的热污移空气稀释并排送到外部,以维持提升电梯 间空气的清静与舒爽,有效改善其空气品质。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电梯结构示意图2是另一现有电梯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组合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组合示意图一;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组合示意图二。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可提升电梯间空气品质的自然空调机组(如图3、图4所示),其包括有一 自然空调装置2以及至少一供风管21,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2是安置在 一机房32 (或安置在一升降车道33顶部与外界相通位置),而为一具有可利用 水蒸发自然热交换能力的空调装置,其机体20内至少设有一排风道201、 一进 风道202、 一水循环装置22以及一预热装置23;所述的供风管21,其一端是与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2的进风道202连接, 而其管体是延伸进入一升降车道33内,其另一端设有一供风口 211,是经所述 的自然空调装置处理过的新鲜外气送出端。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预热装置23,其是一自然对流管排231所构成,所述的自然 对流管排231是具有一个以上独立且封闭的管排2311 ,所述的管排2311内装有 冷媒,且所述的自然对流管排231的上半段是位于所述的排风道201内,其下 半段是位于所述的进风道202内,以供空气通过时其内部冷媒会形成一种封闭 的液气二相变化循环以产生热交换,而达到预冷(或预热)效果。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进风道202,是供外部新鲜空气进入,所述的进风道202配置 有至少一第二风扇马达2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排风道201,是供升降车道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所述的排风 道201配置有至少一第一风扇马达24。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水循环装置22,是由一水蒸发器221、 一水管排223、 一水泵 225、 一水箱226以及复数管路L连接组成,其中所述的水蒸发器221,是置在排风道201内,凭借水蒸发效应将通过的空气 作水气热交换,以去除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异味,并利用一集水盆222将集水回 流到所述的水箱26中;所述的水管排223,是设在所迷的进风道202内,是由复数管排224所组成;所述的水泵225,是提供水循环的作动;所述的水箱226,是供循环水的存放,所述的水箱226内设有一水位控制器 227,以控制水箱内的水量,且所述的水箱226设有一补水管228以及一排水管 229。凭借上述元件的组合,进气时外部空气凭借第二风扇马达25的运转作动进 入进风道202,外部新鲜空气通过预热装置23的下半段以及水管排224时,会 因热交换作用而产生预冷(或预热)效应,以使通过的空气降温(或升温)后 进入供风管21,再由供风管21的供风口 211进入升降车道33内,而电梯车厢 31上的送风马达34则可将进入的新鲜外气送入电梯车厢31,以维持电梯车厢31内的空气品质及其舒适度,同时再配合电梯车厢31升降时所产生的活塞效应, 利用电梯车厢31下降时,将新鲜空气往下带入升降车道33的底层,而当电梯 车厢31上升时,则会将底层的空气(特别是油污热秽气)以及自电梯车厢31 其释气口 311所释出的空气,循着升降车道33往上排送推挤,再经由所述的第 一风扇马达24的运转作动,进入排风道201,并经过水蒸发器221以及预热装 置23的上半段,将升降车道33以及机房32内的空气强制排出,如此可迅速将 空气中的灰尘、油秽异味过滤,以避免污染外部环境,同时可改善升降车道33 内的空气品质及其对流性,而其最大特色乃在利用所述的具有自然交换能力的 空调装置2在不接设任何热源设备的前提下,凭借所述的供风管21延伸进入升 降车道33内配合电梯车厢升降时的活塞效应,将升降车道33内的异味,通过 新鲜外气的不断引入稀释,以做到改善电梯间的空气品质,且又能符合环保节 能的诉求目标。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预热装置23'更可由一第一水 管排231'以及一第二水管排232'所组成,凭借复数管路L而与所述的水蒸发装置 22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水管排231'是设置在排风道201内,所述的第二水管 排232'是设置在进风道202内,当外部空气进入进风道202时,先经过第二水 管排232'的热交换而产生预冷降温,再经过水蒸发装置2其水管排223继续做 第二次降温,降温后的新鲜低温空气经由供风管21的出风口 211送入升降车道 33内,同时配合电梯车厢31升降时所产生的活塞效应,可以将空气送入更底层 的位置,且同时将升降车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自然空调装置以及至少一供风管,其中; 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是安置在一升降车道顶部与外界相通的位置,而为一具有可利用水蒸发自然热交换能力的空调装置,其机体内至少包括有一进风道 、一排风道,一水循环装置以及一预热装置; 所述的供风管,其一端与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的进风道连接,而其管体延伸进入一电梯的升降车道内,其另一端设有一供风口,是经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处理后的外气送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自然空调装置以及至少一供风管,其中;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是安置在一升降车道顶部与外界相通的位置,而为一具有可利用水蒸发自然热交换能力的空调装置,其机体内至少包括有一进风道、一排风道,一水循环装置以及一预热装置;所述的供风管,其一端与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的进风道连接,而其管体延伸进入一电梯的升降车道内,其另一端设有一供风口,是经所述的自然空调装置处理后的外气送出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进风道配置有至少一第二风扇马达。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组,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排风道配置有至少一第一风扇马达。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升降车道专用的全外气自然空调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国亮翁欧阳丽明蔡净英翁健伦翁翎华翁靖茹林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煜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