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150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泵体、叶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排出装置还包括一个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分隔开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与所述泵体密封连接,所述隔离罩的内腔与所述泵体的内腔形成密闭的泵室,所述转子和叶轮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内部,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外部,因而该液体排出装置在工作时,所述叶轮工作在一个密闭环境内,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叶轮转轴与轴孔之间的间隙造成的压力损失问题,从而提高了该液体排出装置的排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 的液体排出装置,如空调用的一种排水泵。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工作过程中,如空调机工作运转(制冷、除湿)时, 由于热交换器对周围空气的冷却作用,致使在热交换器的表面生成大 量的冷凝水,当冷凝水聚集到一定的程度时,会滴落到热交换器下方 的冷凝水接水盘中,因此需要在接水盘内安装液体排出装置,将接水 盘内的冷凝水排出到室外。参考图l,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l所示,该液体排出装置包括泵体、安装在泵体内的叶轮2a 和设置于泵体外部的驱动电机4 a 。泵体包括上泵体3a和下泵体la,上泵体3a和下泵体la密封连 接,在其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0a,泵体3a和下泵体la内部形成一 个泵室23a,下泵体la的下端具有进液口 lla,该进液口 lla与泵室 23a连通,下泵体la的侧壁上具有出液口 12a,该出液口 12a与泵室 23a连通;叶轮2a安装在泵室23a内,叶轮2a上部具有与叶轮2a固 定连接的转轴7a,转轴7a穿过上泵体3a上部的轴孔6a与驱动电机 4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驱动电机4a的输出轴旋转时,通过叶轮2a的转轴7a带动叶轮 2a旋转,实现排水工作。由于液体排出装置工作时该转轴7a旋转运动,因而在该液体排出 装置中,转轴7a与轴孔6a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见,叶轮2a是在 一个开发式的泵室23a内工作,导致该液体排出装置在工作时,泵室 23a内的压力损失大,根据液体排出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转轴7a与 轴孔6a之间的间隙会降低该液体排出装置的排水效率,而且考虑到泵 室内的液体会溢出,在产品结构上必须设置引流装置和压力平衡装置,导致排水泵的零件结构复杂并且,在液体排出装置工作时,需要控制泵室23a内的压力,以 免泵室23a中的水从转轴7a与轴孔6a的间隙中流出。而且,当液体排 出装置停止工作时,出水管中的水会回流至泵室23a内,此时也会造 成泵室23a内的水从转轴7a与轴孔6a的间隙喷出,飞賊到驱动电机 4a上,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驱动电机4a与泵体为分体式结构,导致该液体排出装置体 积大,占用很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排出 装置,该液体排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排水效率高,排水量大且整体体 积较小,泵室为封闭结构,排水过程中不会由于飞溅而造成驱动电机 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泵体、 叶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该液 体排出装置还包括一个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分隔开的隔离罩,所述 隔离罩与所述泵体密封连接,所述隔离罩的内腔与所述泵体的内腔形 成密闭的泵室,所述转子和叶轮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内部,所述定子安 装在所述泵室的外部。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转子磁钢和旋转体;所述转子磁钢被所述 旋转体包裹。优选地,所述转子的旋转体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可带 动所述叶轮转动。优选地,所述转子与所述叶轮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泵体的下端部和所述隔离罩的顶部分别设有安装 槽,所述转子和叶轮具有轴向的通孔,在该通孔内安装有固定轴,该 固定轴一端置于所述泵体下端部的安装槽内,其另一端置于所述隔离 罩顶部的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轴承,该轴承与所述固定 轴配合。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水润滑轴承。优选地,在所述隔离罩与所述泵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圏。 优选地,在所述隔离罩的顶部的内壁上靠近中心的位置具有一个凸台,在该凸台上开设有安装槽。优选地,在所述泵体的底部的内壁上靠近中心的位置具有一个凸台,在该凸台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泵体的底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安装槽呈环状分布的若干个开口构成的进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排出装置具有隔离罩,该隔 离罩将所述驱动装置的定子和转子隔离开,所述隔离罩与所述泵体密 封连接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泵室,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子和所述叶轮安装 在该泵室内,所述驱动装置的定子安装在该泵室外,因而,在液体排 出装置工作时,所述叶轮工作在一个密闭环境内,进而避免了现有技该液体排出装置的排水效率,而且泵室为密封结构,腔内的液体不会 溢出,无需设置引流装置和压力平衡装置,零件结构简单,也不会产 生液体飞溅到驱动电机上,造成^艮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所述叶轮与所述转子为一体结构,从而明显减小了该液体 排出装置的体积,因而更方便于液体排出装置的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体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排出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4为图2中泵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图5为图4中泵体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隔离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排出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排出装置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 意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排出装置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转子结 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迷液体排出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排出装置,包括泵体1、 叶轮2、驱动装置30和隔离罩5。泵体l的下端部具有进液口 11,其 侧壁上具有出液口 12 (图2所示),泵体1具有开口内腔13。驱动装 置30包括壳体3及安装在壳体3内的定子4和设置在隔离罩5内的转 子6,该液体排出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叶轮2和转子6的轴向通孔内的 固定轴7以及安装在该固定轴7两端的轴承8和垫片9。隔离罩5将定子4与转子6隔离开,在本实施例中,隔离罩5的 外边沿与壳体3的开口端的边沿密封连接,定子4安装在隔离罩5的 外壁与壳体3所形成的腔室31内,转子6安装在隔离罩5的内腔51 中。隔离罩5的外边沿与泵体1的开口端的边沿密封连接,本实施例 中,在隔离罩5和泵体1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10,因而保证隔离罩 5与泵体1连接处的密封性,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密封结构。可见, 隔离罩5的内腔51与泵体1的内腔13共同形成了 一个密闭的泵室23, 叶轮2和转子6安装在该泵室23内。固定轴7安装在叶轮2和转子6 的轴向通孔内,固定轴7的上端安装在隔离罩5的顶部的连接部,固定轴7的下端安装在泵体1下端部的出液口 11处的连接部。转子6包括转子^f兹钢61和旋转体62,转子^f兹钢61包裹在旋转体 62的内部,叶轮2与转子6的旋转体61制成一体结构,当转子6旋 转时,可带动叶轮2绕固定轴7旋转。当该液体排出装置接通电源时,定子4产生旋转磁场,转子6在 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绕固定轴7旋转,进而带动叶轮2旋转,旋转的叶 轮2将泵室23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进液 口11进入泵室23内,然后再通过出液口 12排出,完成排水作业。在上述实施例中,定子4作用为用来产生旋转磁场,定子4包括 定子铁芯41、定子绝缘套42和定子绕组43。定子铁芯41由若干个表 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装压紧制成,定子绝缘套42套装在定子铁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泵体、叶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排出装置还包括一个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分隔开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与所述泵体密封连接,所述隔离罩的内腔与所述泵体的内腔形成密闭的泵室,所述转子和叶轮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内部,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排出装置,包括带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泵体、叶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排出装置还包括一个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分隔开的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与所述泵体密封连接,所述隔离罩的内腔与所述泵体的内腔形成密闭的泵室,所述转子和叶轮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内部,所述定子安装在所述泵室的外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子包括转子磁钢和旋转体;所述转子磁钢被所述旋转体包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子的旋转体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可带动所述叶轮转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子与所述叶轮为一体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 体的下端部和所述隔离罩的顶部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子和叶轮具 有轴向的通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忠赵剑锋冯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