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克儒专利>正文

自行车焊接内补强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141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焊接内补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截取一段镁合金管材作为内补强管材,该管材的外径等于镁合金待焊接管材的内径;将所述内补强管材镶嵌到待焊接管材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内侧,使得内补强管材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的端部对齐;对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时进行铣削操作;将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一起与另一个待焊接部件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既不增加车架管材的壁厚,又能提高焊接接头处的强度,达到车架疲劳试验的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自行车车架的焊接部位都是比较薄弱的部位,容易发生变形、断裂等结构性 破坏,重要的焊接接头部位往往需要进行补强,比如折叠盒两侧、前脸管处等等。 通常,其加工方法是在焊接处管材外面焊接一个补强片(本专利技术中将其称为外补 强),这种补强方法对于钢制或铝制的车架很有效,而现有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 钢制或铝制车架,所以这种技术应用很广泛。然而,如今镁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 能,已经成为自行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之一。但是镁合金现阶段的缺点也很明显, 其塑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焊口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断裂,很难达到疲劳 试验的标准。因此,厂家往往采用增加管材壁厚的方法来防止发生断裂。虽然能 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却由此增加了车架的重量,相对降低了镁合金车架重量 轻这一优势,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不增加车架管材 的壁厚,又能提高焊接接头处的强度,达到车架疲劳试验的标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截取一段镁合金管材作为内补强管材,该管材的外径等于镁合金待焊接管 材的内径;-将所述内补强管材镶嵌到待焊接管材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内侧,使得内补强 管材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的端部对齐;-对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时进行铣削操作;-将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一起与另一个待焊接部件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内补强管材镶嵌到待焊接管材之中后,对两 者进行挤压操作,使得内补强管材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紧密结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铣削操作之前还包括有对内补强管材和待焊 接管材的端部同时进行锯切下料的操作;在所述铣削操作之后还包括有对内补强 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时进行打磨的操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内补强管材的壁厚等于或者大于待焊接管材的 壁厚;所述内补强管材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mm而小于或等于50mm。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1、 内补强结构增大待焊接处的整体管壁厚度,有利于进行焊接操作,增大了 焊口的强度;2、 内补强结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不会在补强前断裂;3、 内补强结构可以减小整个车架管材管壁的厚度,减轻了车架的重量,能 够充分发挥镁合金质量轻的优点;4、 内补强结构增强了接头处的刚度;5、 内补强结构从外部看不存在所谓的补丁,美观大方。本专利技术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可以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得到更进一步 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方法与现在 的管材外部增加补强结构的做法不同,是将补强结构设置在管材的内部,由此来 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是针对镁合金材料的自行车车架的焊接,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实并不限于镁合金材料的管材, 同样适用于其它材料的管材,也不限于针对自行车车架的焊接,其同样适用于其 它管材的焊接操作。首先,截取一段镁合金管材作为内补强管材1,对于自行车的车架来说,由 于车架的尺寸基本比较固定,变化的范围不大,所以该内补强管材1的长度优选的为大于或等于30mm而小于或等于50mm,对于曰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如26式 自行车,优选的选择内补强管材1的长度为40mm即可。所述内补强管材1的外 径等于镁合金待焊接管材2的内径,这样可以方便的将内补强管材1结合到待焊 接管材2中,而不容易发生相对滑动或无法嵌入的情况。内补强管材1的管壁厚 度,也就是其壁厚优选的大于或等于待焊接管材2的壁厚,这样可以较为明显的 增大待焊接处的整体管壁厚度,有利于进行焊接操作,增大了焊口的强度。接下来,如图1所示,将所述内补强管材1镶嵌到待焊接管材2要焊接的那 一端的内侧,使得内补强管材1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2的端部对齐。镶嵌的方式 可以有多种,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内补强管材1插入到所述带焊接管材 2中,然后对两个管材进行挤压操作,使得内补强管材1和带焊接管材2紧密结 合在一起,而不会产生相对移动,由此形成的内补强结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不 会在补强前断裂。在将所述内补强管材1镶嵌到待焊接管材2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内侧之后,由 于两个管材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错位,所以需要以下的步骤来将内补强管材1和 带焊接管材2的端部加工平整。由此,对内补强管材1和待焊接管材2的端部同 时进行铣削操作。铣削操作不仅可以将内补强管材1和带焊接管材2的端部加工 平整,而且还可以用来调整内补强管1的长度,使其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某些情况下,内补强管材1的长度有可能比较长,或者内补强管材1和带焊 接管材2的端部错位的比较厉害,那么可以在上述铣削操作之前增加一个处理过 程,也就是进行锯切下料操作,将内补强管材1和带焊接管材2的端部锯切平整 之后,在对其进行铣削操作。如果对内补强管材1和带焊接管材2的端部的平整 度要求较高,那么可以在铣削操作之后再对内补强管材1和待焊接管材2的端部 同时进行打磨操作,以使其变得更加光滑平整。这些步骤完成之后,由于是内补 强结构,所以从外部看不存在所谓的补丁,美观大方。在上述处理过程完成之后,就可以将具有内补强结构的待焊接管材2,也就 是将内补强管材1和待焊接管材2—起与另一个待焊接部件进行焊接。由此焊接的车架增强了接头处的刚度,而内补强结构可以减小整个车架管材 管壁的厚度,减轻了车架的重量,能够充分发挥镁合金质量轻的优点,而同时可 以完全达到疲劳试-验的标准。应当理解,以上结合实施例的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许多变更和修改,其都将落在 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焊接内补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截取一段镁合金管材作为内补强管材,该管材的外径等于镁合金待焊接管材的内径; -将所述内补强管材镶嵌到待焊接管材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内侧,使得内补强管材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的端 部对齐; -对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时进行铣削操作; -将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一起与另一个待焊接部件进行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焊接内补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截取一段镁合金管材作为内补强管材,该管材的外径等于镁合金待焊接管材的内径;-将所述内补强管材镶嵌到待焊接管材要焊接的那一端的内侧,使得内补强管材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的端部对齐;-对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的端部同时进行铣削操作;-将内补强管材和待焊接管材一起与另一个待焊接部件进行焊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焊接内补强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内补强管材镶嵌到待焊接管材之中后,对两者进行挤压操作,使得内补强管材 的端部和带焊接管材紧密结合在一起。3、 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克儒
申请(专利权)人:于克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