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140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集成电路组件上设有焊垫以及一护层以及第一介电层,该护层覆盖于集成电路组件表面,而第一介电层则覆盖于护层表面,且护层以及第一介电层并暴露该焊垫,而第一介电层上并设有与焊垫藉由凸块下金属层(UBM)及后续电镀金属层与原始焊垫连接的重配置焊垫;其中,该第一介电层形成有复数穿槽,各穿槽贯穿第一介电层的上下表面并将该第一介电层分割成复数区块,利用各不连续的区块降低第一介质层于熟化后产生的收缩应力,并透过各穿槽缓冲该第一介质层的热膨胀,以防止晶圆薄化及切割后产生晶粒弯曲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 一 种,目 的在降低第一介质层于熟化后产生的收缩应力,以防止晶圆薄 化及切割后产生晶粒弯曲现象的介电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的生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硅晶粒 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作、以及集成电路的封装(package)等。集成 电路的封装就是完成集成电路成品的最后步骤。封装的目的在于提供 晶粒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或是与其它组件之间的 电性连接的媒介,以及提供保护晶粒的功用。在完成半导体制程以后,经由晶圆切割形成晶粒, 一般在晶粒上 会有焊垫(bonding pad),用以作为提供晶粒检测的测试点,并作为晶 粒与其它组件间连接的端点。而如图1所示即为一般集成电路组件焊垫的结构示意图,该集成 电路组件11上设有焊垫12以及一护层13,该护层13覆盖于集成电路 组件11表面并暴露该焊垫12,而有时为了构装制程需要,会在集成电 路组件11上形成与该焊垫12连接的重配置焊垫14,如图2A、 B、 C 所示,以改变焊垫位置。该重配置焊垫14的成型方式依序如下先于集成电路组件11表 面覆盖介质材料层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该集成电路组件上设有焊垫以及一护层以及第一介电层,该护层覆盖于集成电路组件表面,而第一介电层则覆盖于护层表面,且护层以及第一介电层并暴露该焊垫,而第一介电层上并设有与焊垫连接的重配置焊垫;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介电层形成有至少二个穿槽,使该第一介电层形成复数不连续的区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该集成电路组件上设有焊垫以及一护层以及第一介电层,该护层覆盖于集成电路组件表面,而第一介电层则覆盖于护层表面,且护层以及第一介电层并暴露该焊垫,而第一介电层上并设有与焊垫连接的重配置焊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介电层形成有至少二个穿槽,使该第一介电层形成复数不连续的区块。2、 如权利要求l所述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其中该护 层设有第一窗口以将焊垫露出,该第一介电层亦设有第二窗 口以将焊垫露出,该第一、第二窗口上下重叠,窗口尺寸大 小可相同或不相同。3、 如权利要求l所述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其中该重 配置焊垫上进一步设有一第二介电层。4、 如权利要求3所述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其中该第 二介电层形成有至少二个穿槽,使该第二介电层形成复数不 连续的区块,而该第二介电层设有第三窗口以将重配置焊垫 露出。5、 如权利要求3所述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其中该第 一介电层的各穿槽与第二介电层的各穿槽为错位配置而非 位于上下重叠的位置。6、 如权利要求5所述降低应力的介电层结构,其中该第 一介电层的各穿槽位于该第二介电层的各区块的下方重叠 区域位置;或者该第二介电层的各穿槽则可位于第一介电层 的各区块的上方重叠区域位置。7、 一种降低应力介电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包含 有下列步骤a、提供一具有焊垫的集成电路组件,该集成电路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颂屏黄昆永刘国雄陈孟祺
申请(专利权)人:福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