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现代战争具有突发性、速决性和多维性的特点,使得武器装备的灵活机动、快速部署能力成为赢得胜利的关键条件。单兵筒式武器主要被用于在一定距离攻击敌方坦克、步兵战车和野战工事等战术任务中。
2、单兵筒式发射筒多采用金属材料,质量比较大,通常要占战斗全重的2/3左右。采用复合材料发射筒可以大大降低装备的质量,不仅可以满足常规发射筒的功能需求,还可以提高武器设备贮存的可靠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目前,现有的复合材料发射筒主要是以树脂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不同的工艺方式制备发射筒体。现有技术通过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湿法缠绕工艺和预浸带铺贴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所制得的筒体虽然满足内压及气密性要求,但其成型工艺复杂,需多次固化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复杂,需多次固化成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包括:
3、在模具表面沿周向依次均匀涂抹脱模剂、热固性树脂;
4、将碳纤维表面毡环向缠绕在模具表面,将热固性树脂均匀涂抹并浸透碳纤维表面毡;
5、在碳纤维表面毡上环向缠绕碳纤维布,并将碳纤维布与碳纤维
6、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将碳纤维纱按照环向缠绕、螺旋缠绕、环向缠绕依次交替的方式缠绕在内衬层表面,形成结构层;
7、在结构层的表面环向缠绕脱模布;
8、在脱模布的表面铺设第一抽吸层,通过第一抽吸层抽吸结构层及内衬层之间的空气,使内衬层和结构层处于真空状态;
9、在第一抽吸层的表面铺设第二抽吸层,通过第二抽吸层抽吸第一抽吸层与第二抽吸层之间的气体,为第一抽吸层提供外部挤压力,将结构层与内衬层压紧;
10、升温固化结构层与内衬层。
11、可选地,将碳纤维表面毡环向缠绕在模具表面,将热固性树脂均匀涂抹并浸透碳纤维表面毡,包括:
12、通过毛滚筒在所述碳纤维表面毡均匀涂抹热固性树脂,使热固性树脂浸透所述碳纤维表面毡;
13、所述碳纤维表面毡在所述模具上环向缠绕1-6层;
14、所述碳纤维表面毡缠绕在所述模具上的重叠宽度为所述碳纤维表面毡宽度的2%-10%。
15、可选地,在碳纤维表面毡上环向缠绕碳纤维布,并将碳纤维布与碳纤维表面毡压紧,形成内衬层,包括:
16、所述碳纤维布在所述碳纤维表面毡上环向缠绕1-4层;
17、所述碳纤维布缠绕在所述碳纤维表面毡上的重叠宽度为所述碳纤维布宽度的2%-10%;
18、通过毛滚筒将所述碳纤维布与所述碳纤维表面毡压紧。
19、可选地,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将碳纤维纱按照环向缠绕、螺旋缠绕、环向缠绕依次交替的方式缠绕在内衬层表面,形成结构层,包括:
20、所述碳纤维纱环向缠绕2-20层;
21、所述碳纤维纱螺旋缠绕0-12层。
22、可选地,所述碳纤维纱环向缠绕角度为80°~90°;所述碳纤维纱螺旋缠绕角度为30°~65°。
23、可选地,在脱模布的表面铺设第一抽吸层,包括:
24、在脱模布表面依次铺设第一导流网、第一树脂管和第一真空袋膜,通过第一真空袋膜将所述第一导流网、第一树脂管包覆形成所述第一抽吸层。
25、可选地,在第一抽吸层的表面铺设第二抽吸层,包括:
26、在所述第一真空袋膜的表面依次铺设第二导流网、螺旋管、第二树脂管和第二真空袋膜,所述第二真空袋膜将所述第二导流网、螺旋管、第二树脂管包覆形成所述第二抽吸层。
27、可选地,在第一抽吸层的表面铺设第二抽吸层之后,还包括:
28、将第一树脂管、第二树脂管连接到树脂收集器;
29、将所述树脂收集器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泵用于为所述第一抽吸层、所述第二抽吸层提供负压;
30、开启所述真空泵,使所述第一抽吸层、所述第二抽吸层的真空度≤-0.09mpa。
31、可选地,升温固化结构层与内衬层,包括:
32、在脱模布上铺覆第一抽吸层及第二抽吸层的同时,开启烘箱对结构层、内衬层进行升温固化;
33、所述内衬层与结构层的固化预设温度为130℃;
34、所述烘箱的升温速率为2℃/min;
35、到达所述内衬层与结构层的固化预设温度后,所述烘箱维持当前温度4h。
36、可选地,到达所述内衬层与结构层的固化预设温度后,所述烘箱维持当前温度4h后,还包括:
37、所述内衬层与结构层固化完成后,关闭真空泵,依次将第二抽吸层、第一抽吸层和脱模布撕掉;
38、对固化完成的所述内衬层与所述结构层形成的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进行打磨修整。
39、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的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适用于小口径发射筒,通过设置第一抽吸层抽吸结构层与内衬层中的空气,保证结构层与内衬层的真空度,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内衬层与结构层中的热固性树脂流失,确保内部树脂含量;通过设置第二抽吸层为第一抽吸层提供外部挤压力,从而确保结构层与内衬层之间、内衬层与模具之间的压力,从而避免出现架空问题。本申请通过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将碳纤维纱缠绕在内衬层表面形成结构层,缠绕碳纤维纱具有一定张力,使得发射筒筒体能够承受较大的内压。横截面为方形的发射筒,因为拐角处的受力较大,面中心处受力较小,在生产时很容易造成拐角和面中心处壁厚不均,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抽吸层和第二抽吸层的两层真空袋膜工艺可以有效减小这种壁厚差,保证筒体在承受内压时,受力均匀;并且发射筒筒体的内表面粗糙度较低,能够减小导弹在发射时对筒体内壁的摩擦力。本申请示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只需要通过一次升温固化即可成型完成产品的制备,降低了工艺实施的复杂程度及工艺实施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纤维表面毡环向缠绕在模具表面,将热固性树脂均匀涂抹并浸透碳纤维表面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碳纤维表面毡上环向缠绕碳纤维布,并将碳纤维布与碳纤维表面毡压紧,形成内衬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将碳纤维纱按照环向缠绕、螺旋缠绕、环向缠绕依次交替的方式缠绕在内衬层表面,形成结构层,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脱模布的表面铺设第一抽吸层,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抽吸层的表面铺设第二抽吸层,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升温固化结构层与内衬层,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到达所述内衬层与结构层的固化预设温度后,所述烘箱维持当前温度4h之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纤维表面毡环向缠绕在模具表面,将热固性树脂均匀涂抹并浸透碳纤维表面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碳纤维表面毡上环向缠绕碳纤维布,并将碳纤维布与碳纤维表面毡压紧,形成内衬层,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将碳纤维纱按照环向缠绕、螺旋缠绕、环向缠绕依次交替的方式缠绕在内衬层表面,形成结构层,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射筒成型工艺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于向伟,王建,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