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139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0
本申请涉及橡胶制品领域,公开了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橡胶原材料,其中橡胶原材料包括橡胶基体和多功能添加剂,所述多功能添加剂包括纳米级填料和功能性高分子,纳米级填料的粒径为10‑50纳米,添加剂含量为橡胶基体重量的0.5%‑5%;采用压延成型方法,将橡胶原材料通过至少两个辊子间的压延形成橡胶片材,所述辊子的直径为200‑500毫米,辊子间隙为0.1‑5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橡胶原材料中引入纳米级填料和功能性高分子,纳米级填料的粒径为10‑50纳米,添加剂含量为橡胶基体重量的0.5%‑5%。通过这种改进,实现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从而显著提高了橡胶部件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功能性(如导电性或抗菌性),达到优化橡胶部件性能的技术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品,具体为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橡胶部件制造领域,橡胶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效率始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橡胶部件形成方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材料分布不均匀、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不足、生产效率低以及模具寿命短等问题。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提高,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显著提升橡胶部件性能和生产效率的新方法。

2、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3、材料分布不均匀:

4、在传统的橡胶部件形成过程中,添加剂和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布往往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性导致成品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5、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不足:

6、现有方法中,所使用的填料和功能性添加剂难以在橡胶基体中均匀分散,导致橡胶部件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不足。这种性能不足限制了橡胶部件在高性能应用中的使用,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

7、生产效率低:

8、传统的模压成型方法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效率低下,从而制约了生产周期。这种低效的生产方式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用户界面,用于允许用户手动调整压延参数,并显示实时压延数据,该用户界面进一步连接至云服务器,允许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提供历史数据记录和预测分析功能,用户界面刷新率为1次/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原材料中添加有纳米级填料及特定的功能性高分子,以增强成型橡胶部件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添加的功能性特征如导电性或抗菌性,所述功能性高分子通过预先分散的方式混合于橡胶基体中以提高均匀性,分散时...

【技术特征摘要】

1.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用户界面,用于允许用户手动调整压延参数,并显示实时压延数据,该用户界面进一步连接至云服务器,允许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提供历史数据记录和预测分析功能,用户界面刷新率为1次/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原材料中添加有纳米级填料及特定的功能性高分子,以增强成型橡胶部件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添加的功能性特征如导电性或抗菌性,所述功能性高分子通过预先分散的方式混合于橡胶基体中以提高均匀性,分散时间为10-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填料选自群组,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或纳米碳黑,功能性高分子选自导电聚合物或抗菌聚合物,所述导电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苯胺或聚噻吩,所述抗菌聚合物包括季铵盐功能化聚合物或银纳米粒子嵌入聚合物,填料和高分子的添加量分别为橡胶基体重量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成型阶段前,采用超声波处理技术对压延后的橡胶片材进行预处理,以进一步改善填料的分散性和橡胶基体的粘接性,所述超声波处理设备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超声波频率为20-40khz,处理时间为2-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处理的频率和时间由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设定,该系统基于实时反馈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明钟副权彭正碧景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隆盛科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