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11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在上模组的与下模组的相对面设有冲头,在下模组上设有X方向进出料通槽、Y方向进出料通槽以及与冲头相匹配的顶针,顶针设置在X方向进出料通槽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垂直中心线上,上模组在靠近下模组时,冲头配合顶针同步对穿过X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一物料和穿过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二物料进行冲切。本技术通过在下模组上设置的X、Y方向进出料通槽,实现一次性完成对X、Y方向进出的物料进行套切冲切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分别设置的对穿过X、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物料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使得产品的套切冲切精度更高,产品品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套切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


技术介绍

1、目前手机及数码行业产品要求越来越严格,市场价格又低,成本和产品公差要求又高,并急需要快速对应,那么对于模切行业生产中工艺、模具和设备要求精密度与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还需要增加各种辅助工具,优化各种不同工艺,在原料成本上控制,节约原料,以提高模具和设备精密度与稳定性,同时还可节约原料,降低成本。

2、而手机及数码行业的电子元件产品辅料,为了满足组装厂,自动化,减人力、快速生产组装,节约人力成本,产品设计要求层次多,多种材料在一个产品中,结构复杂,还要求公差小、质量要好。

3、目前模切厂一般使用多道工艺生产完成,先一道一道冲切出半成品,再用转贴,手工定位对贴,再冲型,耗费大量人力,设备,物料,生产效率低,品质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多道工艺生产完成的产品,先一道一道冲切出半成品,再用转贴,手工定位对贴,再冲型,存在耗费大量人力,设备,物料,生产效率低,品质稳定性差等问题。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位于所述下模组的上方并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组;在所述上模组的与所述下模组的相对面设有冲头,在所述下模组上设有x方向进出料通槽、y方向进出料通槽以及与所述冲头相匹配的顶针,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在空间上垂直,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冲头配合所述顶针同步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一物料和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二物料进行冲切。

3、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上模组的与所述下模组的相对面还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在所述下模组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对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一物料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孔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二物料进行定位。

4、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板、上垫板以及针板,所述上模板、上垫板以及针板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板和上垫板的相对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中并依次延伸出所述上垫板和针板,所述冲头和第二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针板上并向所述下模组方向延伸;所述冲头的上端部与所述凹槽连通。

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组还包括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并可在所述凹槽中沿竖直方向活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模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垫板和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垫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上模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弹针板、第一导针和限位柱,所述弹针板与所述第一弹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针和限位柱安装在所述弹针板上并依次延伸出所述上垫板和针板;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导针,所述第二导针安装在所述针板上。

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组还包括导柱和吸气组件,所述导柱安装在所述针板上并向所述下模组方向延伸,在所述下模组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匹配的导套,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套,所述吸气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垫板上并与所述凹槽连通。

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组包括凹板、凹垫板、下垫板以及下模板,所述凹板、凹垫板、下垫板以及下模板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板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凹板的第一凹槽,在所述凹板上安装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y方向进出料通槽,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脱料板和凹板上;在所述凹板的下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凹板的第二凹槽,所述凹垫板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x方向进出料通槽,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凹板和凹垫板上。

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凹垫板上沿所述凹垫板的轴向设有第一通槽,所述顶针安装在所述第一通槽中并可在所述第一通槽中沿竖直方向活动,在所述凹板以及脱料板上依次设有可使所述冲头穿过的第二通槽,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冲头穿过所述第二通槽配合所述顶针同步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一物料和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第二物料进行冲切。

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组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在所述下垫板上沿所述下垫板的轴向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三通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三通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上端面与所述顶针连接。

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垫板和多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垫板的下端面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下模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弹垫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顶针抵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点:

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通过在下模组上设置x方向进出料通槽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实现一次性完成对x和y方向进出的物料进行套切冲切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分别设置的对穿过x方向进出料通槽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的定位组件,使得产品的套切冲切精度更高,产品品质稳定。

1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位于所述下模组的上方并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组;在所述上模组的与所述下模组的相对面设有冲头(11),在所述下模组上设有X方向进出料通槽(10)、Y方向进出料通槽(20)以及与所述冲头(11)相匹配的顶针(30),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20)在空间上垂直,所述顶针(30)设置在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20)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冲头(11)配合所述顶针(30)同步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的第一物料和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20)的第二物料进行冲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组的与所述下模组的相对面还设有第一定位组件(12)和第二定位组件(13),在所述下模组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孔(26)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27),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26)对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20)的第一物料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孔(27)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的第二物料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板(15)、上垫板(16)以及针板(17),所述上模板(15)、上垫板(16)以及针板(17)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板(15)和上垫板(16)的相对面设有凹槽(151),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安装在所述凹槽(151)中并依次延伸出所述上垫板(16)和针板(17),所述冲头(11)和第二定位组件(13)设置在所述针板(17)上并向所述下模组方向延伸;所述冲头(11)的上端部与所述凹槽(15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还包括第一弹性组件(19),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设置在所述凹槽(151)中并可在所述凹槽(151)中沿竖直方向活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模板(15)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包括第一弹垫板(191)和多个第一弹性件(192),所述第一弹垫板(191)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192)与所述上模板(15)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包括弹针板(121)、第一导针(122)和限位柱(123),所述弹针板(121)与所述第一弹垫板(19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针(122)和限位柱(123)安装在所述弹针板(121)上并依次延伸出所述上垫板(16)和针板(17);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包括第二导针,所述第二导针安装在所述针板(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还包括导柱(14)和吸气组件(18),所述导柱(14)安装在所述针板(17)上并向所述下模组方向延伸,在所述下模组上设有与所述导柱(14)相匹配的导套(223),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导柱(14)穿过所述导套(223),所述吸气组件(18)设置在所述上垫板(16)上并与所述凹槽(15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凹板(22)、凹垫板(23)、下垫板(24)以及下模板(25),所述凹板(22)、凹垫板(23)、下垫板(24)以及下模板(25)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板(22)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凹板(22)的第一凹槽(221),在所述凹板(22)上安装有脱料板(21),所述脱料板(21)与所述第一凹槽(221)之间形成Y方向进出料通槽(20),所述第一定位孔(26)位于所述脱料板(21)和凹板(22)上;在所述凹板(22)的下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凹板(22)的第二凹槽(222),所述凹垫板(23)与所述第二凹槽(222)之间形成X方向进出料通槽(10),所述第二定位孔(27)位于所述凹板(22)和凹垫板(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垫板(23)上沿所述凹垫板(23)的轴向设有第一通槽(29),所述顶针(30)安装在所述第一通槽(29)中并可在所述第一通槽(29)中沿竖直方向活动,在所述凹板(22)以及脱料板(21)上依次设有可使所述冲头(11)穿过的第二通槽(28),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上模组位于所述下模组的上方并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组;在所述上模组的与所述下模组的相对面设有冲头(11),在所述下模组上设有x方向进出料通槽(10)、y方向进出料通槽(20)以及与所述冲头(11)相匹配的顶针(30),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20)在空间上垂直,所述顶针(30)设置在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和y方向进出料通槽(20)的垂直中心线上,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冲头(11)配合所述顶针(30)同步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的第一物料和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20)的第二物料进行冲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组的与所述下模组的相对面还设有第一定位组件(12)和第二定位组件(13),在所述下模组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孔(26)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27),所述上模组在靠近所述下模组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26)对穿过所述y方向进出料通槽(20)的第一物料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组件(13)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孔(27)对穿过所述x方向进出料通槽(10)的第二物料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包括上模板(15)、上垫板(16)以及针板(17),所述上模板(15)、上垫板(16)以及针板(17)依次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模板(15)和上垫板(16)的相对面设有凹槽(151),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安装在所述凹槽(151)中并依次延伸出所述上垫板(16)和针板(17),所述冲头(11)和第二定位组件(13)设置在所述针板(17)上并向所述下模组方向延伸;所述冲头(11)的上端部与所述凹槽(15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还包括第一弹性组件(19),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设置在所述凹槽(151)中并可在所述凹槽(151)中沿竖直方向活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模板(15)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xy方向套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19)包括第一弹垫板(191)和多个第一弹性件(192),所述第一弹垫板(191)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192)与所述上模板(15)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组件(12)包括弹针板(121)、第一导针(122)和限位柱(123),所述弹针板(121)与所述第一弹垫板(19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针(122)和限位柱(123)安装在所述弹针板(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明陈金霖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