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越来越严格的油耗法规,各个主机厂不得不在新能源赛道进行投入更多资源,轻型车及重型车目前都采用不同的混动路线,增程器,dht,p2,p2.5,p3以及不同混动架构组合形式如p1+p3,p1+p4等等并行开发。经过验证双电机系统可以满足混动所有的功能。其中,p1模块直接和发动机曲轴连接,能够实现发动机和车轮解耦,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经济区域,从而降低油耗。p1电机,一般也被称为isg电机,其是新能源汽车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是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离合器之前,代替传统飞轮的位置,与发动机共用同一个曲轴集成在发动机的输出端。
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p1混动装置与发动机连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发动机和电机中间加上减振装置,例如双质量飞轮;2、发动机和电机中间加上限扭装置,例如限扭器;3、发动机和电机曲轴直连。上述方案中通常会出现转矩波动、安装空间,尤其是轴向安装空间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减振组件的外边缘处形成其输出端,所述柔性减振组件的输出端通过盘状件与所述转子支架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件在所述电机轴线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斜面连接,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检测电机位置及转速信号的传感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减振组件的外边缘处形成其输出端,所述柔性减振组件的输出端通过盘状件与所述转子支架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件在所述电机轴线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斜面连接,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柔性连接结构的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检测电机位置及转速信号的传感器件,所述传感器件设置于所述转子支架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讲勇,耿建涛,刘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岱高苏州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