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尤其涉及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
技术介绍
1、平面摩擦第一离合器广泛应用于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中,摩擦元件片数多、带排损失大、导致自动变速器的功率密度很难进一步提升。
2、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一级油缸多锥形双第一离合器,采用多锥形摩擦片取代多片平面摩擦片,有效减少了摩擦元件的数量。但是该方案中,采用油缸从第一离合器单侧施加驱动力,且沿轴向设置两个第一离合器并在两个第一离合器之间采用碟簧传递扭力,导致第一离合器轴向尺寸过大,且能承载的扭力太小。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
2、为解决上述第一离合器轴向尺寸大同时承载力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一离合器、轴承以及液压动力单元;其中,
3、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设置;
4、所述第一离合器通过所述轴承支撑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一离合器、轴承以及液压动力单元;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主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一油缸、第一活塞、第二油缸和第二活塞;其中,所述主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内,所述主油路的一端连通液压油源,所述主油路的另一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一离合器、轴承以及液压动力单元;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包括主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一油缸、第一活塞、第二油缸和第二活塞;其中,所述主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内,所述主油路的一端连通液压油源,所述主油路的另一端连通向第一侧延伸的第一油路和向第二侧延伸的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第一油缸内;所述第二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二油缸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多个多锥形摩擦元件中第一侧端的多锥形摩擦元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多个多锥形摩擦元件中第二侧端的多锥形摩擦元件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液压缸多锥形离合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还包括第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慎龙,唐沛,贾爽,张静,邢庆坤,李新毅,周如意,张鹤,尹华兵,裴春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