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具体为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1、升降平台一般由底座、臂架(本文指立杆)、工作台、油缸或液压组成,对于某些通过带轮升降的平台,一般工作台在下降后直接与底座接触,使其工作台与底座出现碰撞,造成工作台与带轮连接处出现连接不稳定,其次可能出现工作台出现损坏或者底座出现损坏的问题。
2、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使其升降平台具有缓冲装置,中国专利cn214989995u,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指出摆杆底部的滚轮首先与地面接触,然后摆杆随着升降平台的下降进行摆动,在连杆的传动下推动滑块朝向挡块滑动,对弹性缓冲件进行压缩,使其产生反向的弹力,使升降平台的降落过程更加缓和。
3、上述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该结构的设置如果在重量较轻的货物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如果工作台存放重量较重的货物时,其滚轮还是直接与地面接触,其缓冲力无法吸收来自工作太下落的重力,同样降低了缓冲的效果,其次,重量较重时,增加了液压的能耗输出。
4、因为,为了能够提高缓冲效率,适应在升降平台承重范围内的缓冲,并且能够降低升降平台的能耗,特此提出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升降平台缓冲装置无法适应升降平台承重范围内的缓冲,并且无法降低液压的能耗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底座,升降平台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缓冲结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底板上端的安装块,安装块朝内侧连接有光轴,光轴表面对称套设有伸缩弹簧,光轴中间表面安装有固定体。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光轴表面的活动体,且活动体超外侧表面与伸缩弹簧朝内侧端接触,活动体上端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插销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顶端通过活动体连接有安装台,安装台上端安装有竖向缓冲结构。
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体上端面与安装台下端面均安装有橡胶垫。
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体包括安装在第一缓冲体或第二缓冲体内侧底部的缓冲垫,缓冲垫叠加有至少三层,且两组缓冲垫之间放置有垫块,其最上方的缓冲垫上表面的垫块上端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上端放置有垫片。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缓冲体表面开设有开孔,其第一缓冲体内侧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体,第二缓冲体表面左右侧设置有限位体,并沿开孔活动。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体前后侧表面开设有开孔,其第二缓冲体内活动安装有接触体,接触体前后表面安装有限位体,并沿开设在第二缓冲体前后侧表面的开孔内活动。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体底部与垫片表面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体与橡胶垫的总高度在安装座顶部平线上,其活动杆保持向上的倾斜状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装置参阅图2-11可见,本装置在现有的缓冲结构上增加双层叠加式缓冲结构,这种方式在工作台与接触体接触后,其接触体通过缓冲弹簧的作用对冲击力进行吸收,此时,接触体带动缓冲弹簧向下挤压,使其缓冲弹簧对缓冲垫吸收,重力持续增加后则带动第二缓冲体向下挤压,然后再一次通过第一缓冲体内的缓冲瘫痪以及缓冲垫进行吸收,然后第一缓冲体通过活动杆向两侧延伸,并通过伸缩弹簧再次缓冲,此时第一缓冲体底部与橡胶垫上端接触,完成整体的缓冲,这种缓冲能够适应升降平台承重范围内的缓冲,其采用的弹簧采用的都是性能较高的弹簧,即便无法应对更为重量的缓冲,但是相对于现有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更为有效,其次,当工作台降到最低处,在启动时,由于工作台底部受到向上的弹性作用力,此时液压受到弹性作用力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克服静止摩擦力,因此能够降低液压缸的能耗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底座(1),升降平台底座(1)相对侧安装有竖向立杆(2),竖向立杆(2)底部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通过带轮连接有工作台(4),且工作台(4)沿竖向立杆(2)竖向移动,升降平台底座(1)上端安装有底板(5),其特征在于:底板(5)上端安装有缓冲结构,其缓冲结构包括横向缓冲结构与竖向缓冲结构,其横向缓冲结构通过连接组件与竖向缓冲结构连接,其竖向缓冲结构安装在连接组件的上方,竖向缓冲结构包括双层叠加式缓冲组件组成,其双层叠加式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体(16)、第二缓冲体(17),其第一缓冲体(16)、第二缓冲体(17)内部均由缓冲体与垫片(23)组成,垫片(23)位于缓冲体上方,其第二缓冲体(17)位于垫片(23)上方,并沿第一缓冲体(16)竖向活动,其第二缓冲体(17)内活动安装有接触体(24),接触体(24)上表面与工作台(4)底部接触,且对工作台(4)起到向上弹性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缓冲结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底板(5)上端的安装块(6),安装块(6)朝内侧连接有光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光轴(7)表面的活动体(10),且活动体(10)超外侧表面与伸缩弹簧(8)朝内侧端接触,活动体(10)上端安装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通过插销(13)安装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顶端通过活动体(10)连接有安装台(15),安装台(15)上端安装有竖向缓冲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9)上端面与安装台(15)下端面均安装有橡胶垫(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包括安装在第一缓冲体(16)或第二缓冲体(17)内侧底部的缓冲垫(20),缓冲垫(20)叠加有至少三层,且两组缓冲垫(20)之间放置有垫块(21),其最上方的缓冲垫(20)上表面的垫块(21)上端安装有缓冲弹簧(22),缓冲弹簧(22)上端放置有垫片(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16)表面开设有开孔(19),其第一缓冲体(16)内侧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体(17),第二缓冲体(17)表面左右侧设置有限位体(18),并沿开孔(19)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体(17)前后侧表面开设有开孔(19),其第二缓冲体(17)内活动安装有接触体(24),接触体(24)前后表面安装有限位体(18),并沿开设在第二缓冲体(17)前后侧表面的开孔(19)内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18)底部与垫片(23)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9)与橡胶垫(11)的总高度在安装座(12)顶部平线上,其活动杆(14)保持向上的倾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底座(1),升降平台底座(1)相对侧安装有竖向立杆(2),竖向立杆(2)底部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通过带轮连接有工作台(4),且工作台(4)沿竖向立杆(2)竖向移动,升降平台底座(1)上端安装有底板(5),其特征在于:底板(5)上端安装有缓冲结构,其缓冲结构包括横向缓冲结构与竖向缓冲结构,其横向缓冲结构通过连接组件与竖向缓冲结构连接,其竖向缓冲结构安装在连接组件的上方,竖向缓冲结构包括双层叠加式缓冲组件组成,其双层叠加式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体(16)、第二缓冲体(17),其第一缓冲体(16)、第二缓冲体(17)内部均由缓冲体与垫片(23)组成,垫片(23)位于缓冲体上方,其第二缓冲体(17)位于垫片(23)上方,并沿第一缓冲体(16)竖向活动,其第二缓冲体(17)内活动安装有接触体(24),接触体(24)上表面与工作台(4)底部接触,且对工作台(4)起到向上弹性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缓冲结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底板(5)上端的安装块(6),安装块(6)朝内侧连接有光轴(7),光轴(7)表面对称套设有伸缩弹簧(8),光轴(7)中间表面安装有固定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平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光轴(7)表面的活动体(10),且活动体(10)超外侧表面与伸缩弹簧(8)朝内侧端接触,活动体(10)上端安装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通过插销(13)安装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顶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松,李连民,刘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昱博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