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15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包含可挠式织物电容、电压源、充电部与控制电路。电压源电性耦接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部电性耦接电压源,用以对电子产品或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充电部与可挠式织物电容并联,且当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至预定程度时,将放出电流至充电部。控制电路电性耦接可挠式织物电容、电压源与充电部,用以控制充电部与可挠式织物电容的充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电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携带式电子装置如影音播放机与游戏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伴随着使用者使用时 间的提高,电子产品的电力补给已成为使用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解决前述的电力补给的问题,随身携带充电装置为目前使用者最常采用的解决 方案。然而,目前常见的充电装置多为具有坚硬外壳的充电器,收纳不易,且目前的充电装 置多采用室内交流电做为电压源,在使用上亦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与储能纺织品。 依照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此可挠式电源装置包含可挠式织物 电容、电压源、充电部与控制电路。电压源电性耦接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部电性耦接电压 源,用以对电子产品或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充电部与可挠式织物电容并联,且当可挠式织物 电容充电至预定程度时,将放出电流至充电部。控制电路电性耦接可挠式织物电容、电压源 与充电部,用以控制充电部与可挠式织物电容的充放电。 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储能纺织品,包含织物、太阳能电池、充电部、可挠 式织物电容与控制电路。太阳能电池位于织物面对日照的表面上。充电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至少包含:一可挠式织物电容;一电压源,电性耦接该可挠式织物电容;一充电部,电性耦接该电压源,用以对一电子产品或一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其中该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并联,且当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至一预定程度时,将放出一电流至该充电部;以及一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该可挠式织物电容、该电压源与该充电部,用以控制该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的充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挠式电源装置,至少包含一可挠式织物电容;一电压源,电性耦接该可挠式织物电容;一充电部,电性耦接该电压源,用以对一电子产品或一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其中该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并联,且当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充电至一预定程度时,将放出一电流至该充电部;以及一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该可挠式织物电容、该电压源与该充电部,用以控制该充电部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的充放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包含 两可挠式电极,所述的可挠式电极是成对配置,其中每一所述的可挠式电极包含 一碳纤织物层;以及一金属集电层,形成于该碳纤织物层的一表面; 一隔离膜,配置于所述的可挠式电极之间;以及 一电解质,灌注于所述的可挠式电极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位于该可挠式织物电 容的表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压源为一太阳能电池、一 可挠式太阳能电池或一交流电压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位于该可挠式织物 电容的表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部是一充电座。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二次电池,电性耦接 该控制电路、该电压源与该可挠式织物电容。8.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婷陈宏昌蔡晓宽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