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泄压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10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泄压蝶阀,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阀体、蝶板、阀座和阀杆,阀杆包括有内阀杆和套设于内阀杆外的外阀杆,内阀杆一端位于外阀杆外,内阀杆和外阀杆两者位于阀体外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内把手和外把手,内阀杆位于阀体内的部分设置有泄压孔,外阀杆上开设有两个同轴且能与泄压孔连通的侧孔,蝶板包括有与阀座形成密封的主板、与主板相向设置且位于外阀杆另一侧的副板和多个将主板与副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螺栓,多个螺栓均贯穿外阀杆且与内阀杆互不干涉,主板和副板均开设有板孔,两个板孔分别与两个侧孔对应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开启困难和密封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蝶阀,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泄压蝶阀


技术介绍

1、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但是在阀体由关闭转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蝶板一侧充斥流体导致蝶板受到流体的推力大,蝶板与阀座紧密贴合致使蝶板与阀座之间的静摩擦力大,工作人员在扳动把手时,需要更大的力,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同时蝶板与阀座之间的磨损加剧,密封性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开启、减缓蝶板与阀座之间磨损的预泄压蝶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泄压蝶阀,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的蝶板、能与蝶板形成密封的阀座和带动蝶板转动的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泄压蝶阀,包括阀体(1)、位于阀体(1)内的蝶板(2)、能与蝶板(2)形成密封的阀座(3)和带动蝶板(2)转动的阀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包括有内阀杆(41)和套设于内阀杆(41)外的外阀杆(42),所述内阀杆(41)一端位于外阀杆(42)外,所述内阀杆(41)和外阀杆(42)两者位于阀体(1)外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内把手(43)和外把手(44),所述内阀杆(41)位于阀体(1)内的部分设置有泄压孔(45),所述外阀杆(42)上开设有两个同轴且能与泄压孔(45)连通的侧孔(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泄压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杆(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泄压蝶阀,包括阀体(1)、位于阀体(1)内的蝶板(2)、能与蝶板(2)形成密封的阀座(3)和带动蝶板(2)转动的阀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包括有内阀杆(41)和套设于内阀杆(41)外的外阀杆(42),所述内阀杆(41)一端位于外阀杆(42)外,所述内阀杆(41)和外阀杆(42)两者位于阀体(1)外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内把手(43)和外把手(44),所述内阀杆(41)位于阀体(1)内的部分设置有泄压孔(45),所述外阀杆(42)上开设有两个同轴且能与泄压孔(45)连通的侧孔(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泄压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杆(41)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7),所述第一密封圈(47)的轴线与内阀杆(4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一密封圈(47)的轴线与泄压孔(45)的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密封圈(47)的内径大于等于侧孔(46)的内径,通过将内阀杆(41)相对外阀杆(42)转动使得第一密封圈(47)与侧孔(46)同轴且泄压孔(45)与侧孔(46)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帮强陈华贵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匠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