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991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包括一框架以及一光源,且光源配置于框架内。光源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装置,其中每一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发光芯片、多个散射粒子以及一封胶。发光芯片、散射粒子及封胶皆配置于基板上,其中散射粒子位于发光芯片旁,而封胶包覆发光芯片及至少部分散射粒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装置、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具有均匀发光光形的发光装置以及使用此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可大致分为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两大组成,其中背光模块用以 提供足够的亮度给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才能够显示图像。此外,由于发光装置具有 体积小、寿命长、低电压/电流驱动、不易破裂、不含水银(没有污染问题)以及发光效率佳 (省电)等特性,因此背光模块中也开始使用发光装置取代传统冷阴极荧光灯管。 图1A为已知一种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A示,此种发光装置100是将多个发光 芯片110直接设置在基板120上(Chip on Board)(图1A仅示意地绘示一个发光芯片),然 后再使封胶130覆盖每一个发光芯片110,以形成光条(Light Bar)或是面光源。这种类型 的发光装置ioo可以降低光条的散热问题。但是,与封装成一颗颗单体的发光装置相比,将 这种发光芯片110设置在基板120上的发光装置100应用于背光模块内,发光装置100的 发光效率远低于单颗的发光装置。详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发光芯片iio发光时,仅会有部分 的光线离开封胶130而被使用者看到,而其余的光线会因为封胶130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 发生全反射的现象,所以降低了发光装置100的发光效率,进而降低了背光模块的亮度,影 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此夕卜,图1A的发光装置100中的发光芯片110为白光发光芯片,而也有发光装置 100'是利用红光发光芯片110a、蓝光发光芯片110b以及绿光发光芯片110c混光成均匀的 白光。图1B为使用红、蓝、绿光发光芯片混光的发光装置及其光形的示意图。由图1B可知, 红、蓝、绿光发光芯片110a、110b、110c的设置位置会使发光装置100'有明显的亮、暗交错 的光形,所以需要增加这三个发光芯片的混光距离,或是在背光模块中配置适当的光学膜 片来增加其均齐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均匀的光形。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具有良好的光均齐度。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基板、至少一发光芯片、多个散射粒子以及一 封胶。发光芯片、散射粒子及封胶皆配置于基板上,其中散射粒子位于发光芯片旁,而封胶 包覆发光芯片及散射粒子。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散射粒子的尺寸不完全相同。其中,越相 对靠近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远离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大。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远离发光芯片且越靠近封胶边缘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靠近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小,越远离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大且越靠近封胶边缘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靠近两相邻的发光芯片中间的散射粒子的尺寸越大。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靠近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间距越大。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远离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间距越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远离发光芯片且越靠近封胶边缘的散射粒 子的间距越大。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靠近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间距越大,越远离发光芯片的散射粒子的间距越小且越靠近封胶边缘的散射粒子的间距越大。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越靠近两相邻的发光芯片中间的散射粒子的间距越小。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发光芯片为蓝光发光芯片且封胶中具有可发 出黄光的荧光颗粒。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发光芯片包括一红光发光芯片、一蓝光发光 芯片以及一绿光发光芯片。 在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散射粒子的材料为具有高反射性的材料。此 材料可为氧化钛(Ti02)或白色油墨。 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框架以及一光源,且光源配置于框架内。光源 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上述的发光装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一实施例中,光源为一条状光源或一面状光源。 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配置于框架的底部上的反射片。 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配置于框架内的导光板,且导光板 位于光源旁。 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配置于框架的顶部上的光学膜片。 其中,光学膜片为增光片、棱镜片或漫射片。 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上述的背光模块, 且背光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下。 在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的一实施例中,光学膜片配置于框架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中,散射粒子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发光芯片旁,因此可以减 少发光芯片发出的光因为封胶而产生全反射的情形,提高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且发光装 置具有均匀的光形。所以,使用此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背光模块具有良好的光均齐度,可进 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 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图1A为已知一种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IB为使用红、蓝、绿光发光芯片混光的发光装置及其光形的示意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B为应用一版模于基板上形成散射粒子的示意图。 图2C为图2A的发光装置的发光示意图。 图2D为图2A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2E为图2A的散射粒子的排列疏密的示意图。 图3为具有图2A的发光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发光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4C为散射粒子的另一种排列样态图。 图4D为发光芯片二维排列时,散射粒子的一种排列样态图。 图4E为发光芯片二维排列时,散射粒子的一种排列样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200、1400 :发光装置 110、220、1420 :发光芯片 110a、1420a :红光发光芯片 110b、1420b :蓝光发光芯片 110c、1420c :绿光发光芯片 120 、210 :基板 130、240:封胶 212 :铜箔线路 214 :反射层 230 :散射粒子 242 :荧光颗粒 300 :版模 302 :孔洞 400 :液晶显示面板 500 :背光模块 510 :框架 520 :光源 530 :导光板 540 :反射片 550 :光学膜片 1000 :液晶显示器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发光装置200包括 一基板210、一发光芯片220、多个散射粒子230以及一封胶240。发光芯片220、散射粒子230以及封胶240皆配置于基板210上,其中散射粒子230分布于基板210上,且位于发光 芯片220旁。封胶240包覆发光芯片220以及至少部分的散射粒子230。当发光芯片220 发光时,因为封胶240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而发生全反射的光会射至散射粒子230, 之后再被散射粒子230反射至封胶240之外。所以,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200具有优选的 发光效率。 请继续参考图2A,在制作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200时,是先将发光芯片220配置 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基板;至少一发光芯片,配置于该基板上;多个散射粒子,配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该些发光芯片旁;以及一封胶,配置于该基板上并包覆该些发光芯片及该些散射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璋毛立维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