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875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4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由车架平台及多组变形轮装置和变形调节装置组成。变形轮装置由驱动电机、电机架、花键轮轴、变形内轮、变形外轮、垫片、和若干磁钢组成;变形调节装置由电机支架、丝杠减速电机(电机减速器输出轴为丝杠)、导向架、螺母导向杆组成;通过控制变形调节装置的螺母导向杆伸出,可阻碍变形内轮的运动,当变形内轮和变形外轮由原状态相差60°时,将螺母导向杆缩回,在变形内轮和变形外轮边沿磁钢的磁力作用下,变形轮将在轮式或越障两种工作方式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陆地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轮式机器人。


技术介绍

1、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山洪、火灾等)发生后,大多与救援队距离较远,救援人员无法迅速到达现场,目前大多通过无人机去现场探查,由于无人机飞行空间及时间的限制,会造成较多的探查盲区及工作时间短,采用无人机搭载陆地机器人,可以实现更长时间,更详细的探查过程,为现场救援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

2、目前有较多适应于山地运动的陆地机器人,结构复杂,重量较重,大多无法与无人机配合使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轮式机器人,能够跨越一定的障碍物体,可适应于一定的山地运动及障碍物跨越,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通过无人机快速携带等优点,具有较强的陆地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能够进行轮式运动与越障运动两种工作方式,可自动进行转换,适应于复杂地形的运动,具有结构简易、体积小、重量轻、可无人机搭载等优点。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包括变形轮装置、变形调节装置、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变形轮装置(1)、若干变形调节装置(2)、车架平台(3);所述变形轮装置(1)由驱动电机(1-1)、电机架(1-2)、花键轮轴(1-3)、变形内轮(1-4)、变形外轮(1-5)、垫片(1-6)和若干圆柱磁钢(1-7)组成;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架(1-2)安装于车架平台(3)上,所述花键轮轴(1-3)固定在驱动电机(1-1)输出轴上,变形内轮(1-4)安装在花键轮轴(1-3)的圆柱段,变形外轮(1-5)通过花键孔与花键轮轴(1-3)的花键段配合,垫片(1-6)通过螺钉固定到花键轮轴(1-3)上,所述磁钢(1-7)内嵌于变形内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变形轮装置(1)、若干变形调节装置(2)、车架平台(3);所述变形轮装置(1)由驱动电机(1-1)、电机架(1-2)、花键轮轴(1-3)、变形内轮(1-4)、变形外轮(1-5)、垫片(1-6)和若干圆柱磁钢(1-7)组成;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电机架(1-2)安装于车架平台(3)上,所述花键轮轴(1-3)固定在驱动电机(1-1)输出轴上,变形内轮(1-4)安装在花键轮轴(1-3)的圆柱段,变形外轮(1-5)通过花键孔与花键轮轴(1-3)的花键段配合,垫片(1-6)通过螺钉固定到花键轮轴(1-3)上,所述磁钢(1-7)内嵌于变形内轮(1-4)和变形外轮(1-5)磁铁槽内;所述变形调节装置(2)包括电机支架(2-1)、丝杠减速电机(2-2)、导向架(2-3)、螺母导向杆(2-4),所述丝杠减速电机(2-2)通过电机支架(2-1)安装在车架平台(3)上,螺母导向杆(2-4)与丝杠减速电机(2-2)的丝杠配合,并通过导向架(2-3)固定在车架平台(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轮式机器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忠刘嘉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