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茄内生真菌中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5868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秋茄内生真菌中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种子培养基,将QJS4‑1‑2菌株接入种子培养基,28℃,培养4天得种子培养液;(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培养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室温静置培养35天得发酵物;(3)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物中的发酵液和菌体分离,发酵液和菌体分别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2~4次,合并萃取液后减压浓缩得到浸膏;(4)步骤(3)得到的浸膏经过减压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得到系列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经活性测试,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棉铃虫和抗线虫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秋茄内生真菌中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秋茄(kandelia candela)为红树科秋茄属植物,为民间药用植物,其皮具有止血抑菌作用,根的乙醇浸出液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从秋茄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菌和降血糖等药理活性。目前发现秋茄来源真菌提取物在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出系列内酯类、环肽类、聚酮类等结构新颖且具有细胞毒、抗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专利技术人先前自红树植物秋茄来源的真菌fusariumsolani sp.qjs4-1-2中分离获得系列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中国海洋药物,第43卷第2期,35-40页),对该真菌做进一步研究发现系列抗棉铃虫和抗线虫活性的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秋茄内生真菌中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1)配制种子培养基,将qjs4-1-2菌株接入种子培养基,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秋茄内生真菌中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或流动相的比例均为体积比。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为大米固体培养基。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1、2、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线虫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1、2、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棉铃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秋茄内生真菌中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或流动相的比例均为体积比。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水培养基。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为大米固体培养基。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1、2、3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线虫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由萍蔡瑾邓鹏飞邓翔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