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864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对提供1个垂直方向的像素组的数据电压的电极配置2条数据线,将2条中的1条连接到垂直方向的2个像素中的1个像素上,将2条中的另外一条连接到2个像素中未与数据线连接的1个像素上,而对于控制ON/OFF的电极,在由连接有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不同数据线的2个像素构成的2个水平线上配置公共的1条栅极线连接起来,而且数据线驱动部为了可同时将电压施加给相当于水平2行上的像素而输出数为水平像素数的2倍,栅极线驱动部在水平2行上连接1条栅极线,输出数为垂直像素数一半。即使在伴随120Hz以上的高帧速率驱动和高精细化而1个水平周期缩短时,也能充分确保向像素的保持电容的写入电压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涉及液晶显 示器等。
技术介绍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以其薄型、高精细、低功耗的特征被用 作薄型电视机等显示装置。图16的(a)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现有的液晶显 示装置由液晶面板部1600、数据线驱动部1601、栅极线驱动部1602 和定时控制部1603构成。液晶面板部1600在平面配置成nxm的矩 阵状的像素1604中具有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称之 为TFT)等有源元件。图17表示像素1604排列的详细图。控制各有相连接,提供数据电压的电极构成为在垂直方向上与同1条数据线 1606相连接。m、 n指1以上的自然数且表示面板的分辨率,例如通 过RGB带状配置的子像素构成的水平相素数1920 x垂直像素数1080 的面板中,n=1920 x 3=5760、 m=1080。接着,图16的(d)表示定时控制部1603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定时控制部1603由数据处理部1628、定时生成部1629、信号发送部 1630来构成。输入来自外部系统的显示数据1631和定时信号1632, 显示数据1631从显示画面的上部起被依次传送,在数据处理部1628 进行考虑到液晶的特性和构成的信号处理(例如过激处理或灰度特性 的调整处理等),生成在数据线驱动部1601转换为所对应的电压的 显示数据1631,。定时信号1632通过定时生成部1629生成数据线驱 动部1601和栅极线驱动部1602的各控制信号1633。显示数据1631,和控制信号1633通过信号传送部1630而转换为数据线驱动部1601 的传送方式下的信号1614和栅极线驱动部1602的驱动方式下的信号 1624而被输出。数据线驱动部1601由多个数据线驱动电路1607构成,向n条数 据线S1、 S2、 ...Sn施加与显示数据的灰度等级对应的电压。图16的(b)表示数据线驱动电路1607的构成的一例。数据线驱动电路1607 中,通过信号接收部1609接收显示数据和定时信号(1614),将与 显示数据的传送同步的触发信号1616和水平启动信号1617取入到移 位寄存器1610中,生成将显示数据1615取入到取入锁存器A( 1611 ) 的定时信号组1618。通过定时信号组1618,将依次传送的显示数据 1615取入到1行上的取入锁存器A ( 1611 )中,通过存储了 1行显示 数据后结束的定时信号1619从取入锁存器A( 1611 )向取入锁存器B(1612) —次性传送1个水平的显示数据,在D/A转换部1613将其 转换为与显示数据的灰度等级对应的电压。在D/A转换部1613中, 为了进行液晶的交流驱动,需要按照交流信号1620,由各数据线输出 向液晶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的电压。当点反转驱动的情况下,在相邻 的数据线上输出极性不同的施加电压,通过在每水平期间和每帧期间 内使交流信号反转,从而数据线的输出极性也得以反转,实现了点反 转驱动。向数据线1606施加与1个显示数据对应的电压的期间成为 取入更新了取入锁存器B ( 1612)的1个水平的显示数据的1个水平 期间。栅极线驱动部1602由多个栅极线驱动电路1608构成,向m条4册极线G1、 G2..... Gm驱动电压,使得将数据线驱动部1601所输出的电压写入与栅极线连接的像素电极的TFT为ON、其它的与没有写 入数据线驱动部1601所输出的电压的栅极线连接的TFT为OFF。图16的(c)表示栅极线驱动电路1608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栅-极 线驱动电路1608中,通过信号接收部1621来接受来自定时控制部的 信号1624,将帧启动定时信号1626和水平定时信号1625耳又入移位寄 存器1622,生成将帧启动信号1626按每个水平定时信号1625移位的定时信号组1627。通过移位寄存器1622所输出的定时信号组1627 通过移位寄存器1623而转换为以High信号使栅极线为ON的电压和 以Low信号使栅极线为OFF的电压,输出给各栅极线1605。通过所 构成的多个棚-极线驱动电路1608,对从4册极线Gl到4册极线Gm为止 的所有栅极线依次扫描ON电压。在每个水平期间中栅极线为ON的 定时,通过由数据线驱动部1601在每个水平期间向像素电极施加所 对应的位置上的显示数据电压,从而显示1个画面(1帧)。另外,在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2005-165038号公报)中描述了 , 为了通过调整打开TFT的栅极的定时来改善正极性与负极性的电压 写入的偏差,需要将相邻2行(例如图1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像素 与相同的栅极信号线(例如G2) Z形连接,并且将下个相邻的2行 (例如图1的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同一列(例如图1的第一列)的像 素每隔一列地连接在相同的栅极信号线上(例如图1的第一列、第三 列、第五列),以及替换排列输出给像素的数据。在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315766号7>才艮)中描述了 ,将相 邻2行的像素Z形连接在同一条栅极信号线上。在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164100号公报)中描述了,由田 字形的4个(4色)显示点构成l个像素,以通过该一个像素的行方 向上的中间部分的方式配置栅极线GL,通过将4个显示点的切换晶 体管SW的栅极连接在该栅极线GL上,从而可缩短各切换晶体管SW 的4册扨.布线。在上述
技术介绍
中,由于进行能有效改善动图像模糊的120Hz以 上的画面高速改写的高帧速率驱动、面板的高分辨率化使得扫描l行 的l个水平期间变短,或无法充分确保向像素电极施加与显示数据对 应的电压的写入期间,从而导致无法将需要的电压写入像素电极中, 有可能会招致画质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高帧速率驱动或高分辨率的显入像素的写入时间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同一列上每相邻的2行上的像素与不同的数据线相连 接,并且与共同的栅极线相连接。此时优选数据线的数量在行方向上 的像素数量的2倍以上。例如,显示面板部对提供1个垂直方向的像素组的显示信号的电 极配置2条数据线,将上述2条中的1条数据线连接到垂直方向的2 个像素中的1个像素上,将上述2条中的另外一条数据线连接到未与 上述数据线连接的2个像素中的1个像素上。对于控制ON/OFF的电 极,在由连接有垂直方向上相邻的不同数据线的2个像素构成的2个 水平线上配置公共的l条栅极线连接起来。数据线驱动部为了可同时 (时间上并行或时间上重叠)将电压施加给水平2行上的像素,其输 出数为水平像素数的2倍,栅极线驱动部在水平2行上连接1条栅极 线,因而优选为输出数是垂直像素数一半。进而,优选定时控制部设 置行锁存器,将同时写入的2行显示数据的传送转换为数据线的排列, 每隔2个水平期间到达数据线驱动部的电压更新定时和栅极线驱动部 的行扫描定时。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进行能有效改善动图像模糊的120Hz以上的 高帧速率驱动或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能充分确保向像素电 极施加作为目标的显示信号的写入期间,可以防止画质的降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征以及其他特征、目的、优点都可通过以下参照 附图的说明而进一步得以明晰。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具有: 显示面板,其中在列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和在行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栅极线呈矩阵状布线,与上述数据线和上述栅极线相连接的多个像素呈矩阵状排列; 第一驱动电路,将与显示数据对应的显示信号输出给上述数据线;以及   第二驱动电路,将用于选择要接受上述显示信号的像素的选择信号输出给上述栅极线, 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同一列上的每相邻2行的像素与不同的数据线相连接,并且与共同的栅极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纯久丸山纯一庄司孝志小野记久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