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机械手。
技术介绍
1、目前,机械手是一种常用在工业生产制造中的生产设备,机械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现有技术中有各式各样的机械手,大多的机械手采用两个角度活动的夹持板对工件进行夹取作业,由于夹持板的角度可活动,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夹取时工件受到的压力不均衡,容易损伤工件,且机械手可以夹取的工件种类单一,在工业生产线上需要布置不同的机械臂配合不同的机械手以应对不同的工件,造成工业生产线上设备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手,两个纵夹紧杆在夹取时始终保持平行状态,夹取工件时对工件施加的压力平衡,不容易损伤工件,可以切换不同的夹板以应对不同种类的工件,可以简化工业生产线上的设备,让工业生产线上更简洁,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手,包括纵支杆,所述纵支杆的后端连接有夹持动力机构,还包括:
3、平行夹持传动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包括纵支杆(1),所述纵支杆(1)的后端连接有夹持动力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方式切换机构(5)包含有切换轴(51)、切换杆(52)和切换电机(53),每个切换凹槽(27)内中部上下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竖向的切换轴(51)两端,切换轴(51)的中部固定连接切换杆(52)的中部,所述切换轴(51)的底端延伸至纵夹紧杆(24)的下侧并且固定连接切换电机(53)顶部的输出轴,切换电机(53)安装在纵夹紧杆(2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包括纵支杆(1),所述纵支杆(1)的后端连接有夹持动力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方式切换机构(5)包含有切换轴(51)、切换杆(52)和切换电机(53),每个切换凹槽(27)内中部上下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竖向的切换轴(51)两端,切换轴(51)的中部固定连接切换杆(52)的中部,所述切换轴(51)的底端延伸至纵夹紧杆(24)的下侧并且固定连接切换电机(53)顶部的输出轴,切换电机(53)安装在纵夹紧杆(2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拆卸式安装机构(6)包含有端槽(61)、燕尾卡槽(62)、端板(63)、沉孔螺栓(64)和燕尾卡条(65),两个切换杆(52)相互靠近的一侧前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端槽(61),且两个切换杆(52)相互远离的一侧后端也分别开设有两个端槽(61),每个端槽(61)内分别开设有纵向的燕尾卡槽(62),燕尾卡槽(62)内配合安装有燕尾卡条(65),每个燕尾卡条(65)靠近端槽(6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板(63),端板(63)与对应的端槽(61)配合安装,且端板(63)上的沉孔内穿插设置有沉孔螺栓(64),沉孔螺栓(64)与端槽(61)内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执行机构(8)包含有圆弧夹板(81)、平夹板(82)和环形工件内撑紧取放组件,所述切换杆(52)一侧的燕尾卡条(65)外侧固定连接有圆弧夹板(81),所述切换杆(52)另一侧的燕尾卡条(65)外侧固定连接有平夹板(82),所述平夹板(82)远离燕尾卡条(65)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纹(83),平夹板(82)靠近端板(63)的一端安装有环形工件内撑紧取放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执行机构(8)还包含有圆弧缓冲衬垫组件和平面衬垫组件,所述圆弧夹板(81)的内侧可拆卸安装有圆弧缓冲衬垫组件,所述平夹板(82)远离燕尾卡条(65)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平面衬垫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工件内撑紧取放组件包含有切换电动伸缩杆(812),平夹板(82)靠近端板(63)的一端开设有盲槽(811),所述盲槽(811)内上下分别开设有两个纵向的限位槽,盲槽(811)的内端连接切换电动伸缩杆(812)的后端,切换电动伸缩杆(812)的前端固定连接内撑杆(8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晨辉,刘佩森,周泽,王诗淇,朱成华,王强,田亚铃,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