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835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超材料结构在一维层面的热流和热阻,引入离散变量模型,构建非经典热传递连续体模型;利用集总单元方法,结合非局部效应,将多孔超材料分割为多个离散单元,结合微结构效应和尺寸依赖效应,得到一维集总单元模型;将离散参数替换为连续介质形式,采用积分形式和分部积分法,得到一维微结构增强非局部连续模型;忽略尺寸依赖效应,将模型简化为多尺度方法模型,结合归一化条件,得到三维微结构增强非局部连续模型;计算超材料结构的温度分布,并对超材料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船坞折倒结构件填充复杂微结构的热传递特性,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改善传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坞折倒装置结构热传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船舶和海洋技术的发展,船坞折倒装置在船坞内,作为船舶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维护检修的重要设施,船坞折倒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液压系统是关键组成部分,其在工作时会因为机械摩擦和能量转换产生热量。如果液压油温度过高,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船坞折倒装置结构件损坏,影响船坞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散热技术在船坞折倒装置的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

2、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方法能够对船坞折倒结构件的热力学参数和信息进行准确的测定,这就导致在结构件的设计以及构建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指标作为参考,使得结构件设计效率低,且结构件热传递性能较差,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3、因此,如何对船坞折倒结构件的进行热力学建模,准确地描述船坞折倒装置结构件的热传递特性,从而为其设计及优化过程提供热力学基础,对其热传递性能进行优化从而改善传热性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折倒结构件包括超材料结构,所述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离散变量模型考虑了载体的固有平均自由程长度和固有平均自由时间尺度来离散化空间和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宏观尺度上的长度与内在长度相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材料结构的外在长度与内在长度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坞折倒结构件包括超材料结构,所述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离散变量模型考虑了载体的固有平均自由程长度和固有平均自由时间尺度来离散化空间和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宏观尺度上的长度与内在长度相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材料结构的外在长度与内在长度相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坞折倒结构件的微结构增强非局部建模优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润林向超曾保平毋迪张宇刘贻欧伍健王泽吴勇郑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