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液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摩擦界面存在微米尺度的毛细通道,切削液可通过毛细渗透对界面起到润滑冷却作用,切削液在摩擦界面的渗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润滑冷却性能的发挥。毛细力和水头压力通常被认为是切削液毛细渗透的主要驱动力,现有相关理论忽略了摩擦接触区电学现象对切削液渗透的影响。切削液电动渗透起因于摩擦界面的摩擦感应电势和外逸电子,毛细接触区形成的自激发电场具有促进切削液渗透的性质。
2、由于摩擦界面的自激发电场以及摩擦材料/切削液界面的双电层可引发切削液在摩擦界面毛细管网络中的电渗行为,因此,通过提升切削液的电渗性能以促进其在摩擦界面的渗透性能对切削液润滑性能的发挥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此水基切削液具有良好的电渗性能、润滑性能和防锈性能,能够通过促进摩擦界面中的毛细电渗,有效提高水基切削液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切削液包括以下原料:润滑性添加剂1~5 wt%、极压添加剂0.25~0.75 wt%以及三乙醇胺1~5 wt%,余量为水;所述润滑性添加剂包括聚乙二醇;所述极压添加剂包括水溶性含硫含磷极压添加剂和硼系添加剂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包括聚乙二醇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含硫含磷极压添加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切削液包括以下原料:润滑性添加剂1~5 wt%、极压添加剂0.25~0.75 wt%以及三乙醇胺1~5 wt%,余量为水;所述润滑性添加剂包括聚乙二醇;所述极压添加剂包括水溶性含硫含磷极压添加剂和硼系添加剂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包括聚乙二醇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含硫含磷极压添加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基切削液还包括电渗调控剂,所述电渗调控剂的摩尔浓度为0.05~0.8 mmol/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摩擦界面电渗效应的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调控剂包括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雪峰,叶同乐,刘文帅,胡晓冬,张若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