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675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4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包括碳布,碳布的其中一面形成了正极集流体层,碳布的另一面形成了负极集流体层,还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其包括多个单体结构、正极铝箔、负极铜箔以及封装体,单体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层、电解质层、隔膜、负极层以及双面集流体,多个单体结构相互串联形成了串联结构,串联结构一端连接正极铝箔、另一端连接负极铜箔并且由封装体进行整体封装,通过双面集流体作为基础,在锂电池内部形成串联结构以实现增大输出电压,本技术可以实现单体电池的内部串联式结构来提高单体电池输出电压,有效节省电池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锂电池集流体通常只有单一功能,如负极集流体使用含铜或铜合金材料制成,正极集流体使用铝或铝合金材料制成,然而这两类材料不能兼顾正负极集流体承载活性物质,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并输出的特性,因此无法从结构上设计单体电池内部的串联结构。另外锂电池多采用液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具有流动性,电池会出现自放电和内短路等情况,这也会导致锂电池内部无法采用串联结构。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高输出电压,通常将单体电池设计为外部串联形成电池组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需要高空间利用率的设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专利技术人有目的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巧妙的双面集流体,并且基于该双面集流体在单体电池内部进行串联形成高输出电压的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的双面集流体,并且基于该双面集流体在单体电池内部进行串联形成高输出电压的锂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内部无法采用串联结构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碳布,碳布的其中一面设置有铝箔并且形成了正极集流体层,碳布的另一面设置有铜箔并且形成了负极集流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集流体层的厚度为10-12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集流体层厚度为10-16um。

4.一种包含如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双面集流体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单体结构、正极铝箔(3)、负极铜箔(8)以及封装体(9),单体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碳布,碳布的其中一面设置有铝箔并且形成了正极集流体层,碳布的另一面设置有铜箔并且形成了负极集流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集流体层的厚度为10-12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布的锂电池柔性双面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集流体层厚度为10-16um。

4.一种包含如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双面集流体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单体结构、正极铝箔(3)、负极铜箔(8)以及封装体(9),单体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层(4)、电解质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露露吴娟何重阳李塘所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