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复混肥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69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生物复混肥及其生产工艺,涉及农用肥料及其制备领域。现有的生物菌肥存在营养不够全面、保水和耐干旱程度较差、生物菌存活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方为:带微孔的水肥缓释剂、复合生物菌肥、高效有机质、无机氮磷钾、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的生物复混肥,生产工艺采用对辊挤压冷造粒的方法,无烘干和风冷程序,无任何化学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营养比较全面,保水耐旱抗重茬,提高生物菌存活率和繁殖率,使农作物平衡生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肥料及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生物复混肥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物菌肥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有机无机成分不够全面缺少较全面的微量 元素的有效补充,有益生物菌也不够全面,起不到以菌治菌的作用;(2)保水和耐干旱程度 较差;(3)生物菌存活率较低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季节生物菌存活率低,由于无机 肥产生高渗透会使微生物的细胞壁破裂失水而死,同时肥料施入土壤后,局部也会因无机肥 产生的高盐、高渗透致使微生物失水而死,不能保证有效的生物菌存活率,肥效降低。现有的生产工艺过程、技术有缺陷,造成生物菌的存活率降低。其原因大多采用烘干造 粒,进口温度在25(TC以上,出口在85 — 105。C。正常情况下,生物菌的最高耐温程度是55 °C,超过55'C的高温会使生物菌死亡率达一半以上。另外,现有的生物菌肥不能有效保水,造成农民灌溉成本很高。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占 全球总量的1/6,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国用水量的 80%,大力推广农用型保水剂势在必行。现有市场上多位工业普通保水剂有较强的吸水功 能,但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在土壤的弱压下,没有缓慢释水的功能,胶状板结和盐渍 化现象严重,复吸性和稳定性差,缓释效果不佳,保肥性能不理想;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掌 握方法,不能合理均匀分布,不适宜在农作物中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为提供一种营养比较全面,保水耐旱抗重茬,提高生物菌存活率和繁殖率, 使农作物平衡生长的生物复混肥及其生产工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复混肥,包括以下组分带微孔的水肥缓释剂、复合生物菌肥、高效有机质、 无机氮磷钾、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所述的带微孔的水肥缓释剂为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所述的复合生物菌肥为固氮菌、解钾菌、解磷菌、芽苞杆菌、酵母菌、根瘤菌、放线 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菌复合后的生物菌肥。所述的高效有机质含有以下三种组分(1)采用高温处理的无菌草本草碳,其有机质含 量在52%,其中腐殖质》30%; (2)湿鸡粪猪粪与秸秆糠类混合,用生物发酵技术和调控 技术对其高温进行腐熟发酵;(3)采用沼气池内经发酵晾晒粉碎过的沼渣,其有机质》49 %,有机氮磷钾含量》10%。所述的无机氮磷钾为N:含氮量为46%的粉状尿素;P: P205》44%的粉状磷酸一铵;K: K20》60X的粉状氯化钾。所述的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为硼、锌、锰、铜、钼、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生物复混肥N+P205 + K20>25%,有效活菌数》200亿个/Kg,有机质含量》15 %,微量元素》2%。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内含12种离子态微量元素包埋体,特别增加了环保性微孔材料,既 提高了透气性,又为保水剂的缓释提供了由内到外的良好通道,在土壤的自然压力下,水分 缓释和复吸可顺利进行,微孔材料又是良好的吸附载体,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 对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和蓄水涵养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吸水倍率》300g/g无离子水,30s 吸水可达100%, PH6. 5—7. 5,粒径为20—80。一种生物复混肥,其重量份配方为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1一1.5份、复合生物菌肥1 一3份、有机质含量》55%的高温腐熟鸡粪4_15份、有机质含量》55%的草炭4一5份、 有机质含量》49%的沼渣10份、含氮量》46%的尿素20 — 30份、P205含量》44%的磷酸 一铵10 — 15份、K20含量》60%的氯化钾20—25份、锌0. 5—0. 7份、锰0. 5 — 0. 7份、 硼0.5份、轻烧镁6—8份、铜0.5份。本专利技术生物复混肥中的草炭和鸡粪中所含部分N、 P205、 K20以及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中 所含微量元素忽略不计,以弥补生产工序中的操作误差。本专利技术生物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为-(1)混拌将复合生物菌肥与2 — 3份有机质含量》55%的草炭预混,添加配方量的微量元素,再加入余量的有机质含量》55%的草炭和配方量的P205含量》44的磷酸一铵、有 机质含量》55%的高温腐熟鸡粪、有机质含量>49%的沼渣、含氮量>46%的尿素、K20含 量》60的氯化钾、轻烧镁、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按照先后顺序投料,最后将生物菌肥草炭预 混料投入混拌槽内,混拌5—7分钟;(2) 给料传送带传送到给料机内,给料机再次混拌并自动放料给造粒机以保证给料均匀;(3) 造粒混拌后原料的湿度控制在8 —10%,对棍挤压造粒机将给料挤压成不规则颗粒;(4) 分筛采用转筒式分级筛进行分级;(5) 计量包装成品计量包装。在分筛工序要及时检査分级筛,确保颗粒的均匀度,防止粉状肥料进入到计量包装工序。 使用本专利技术生物复混肥, 一次透墒或浇一次透水可供农作物一生需水。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保水效果好,节约了用水解决了干旱季节,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的浇水灌溉问题, 可节约用水60%,解除了浇水的辛苦,降低了农民的投入成本;2、 营养全面均衡既有速效的氮、磷、钾,又有长效的有机质,同时又补充了作物生长 需要的微量元素,彻底解决了由于土壤缺乏营养引起的作物重茬的问题,可降低30%的化肥 施用量;3、 生物菌存活率高高倍保湿分子的吸附性和保水性,能促使无机肥逐步缓释,湿度的 增加大大提高了生物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繁殖能力,彻底解决了无机肥的高渗透和高盐使微生 物细胞壁破裂失水而死的问题,生物菌的存活率提高了 30%;4、 复合生物菌群的增加使其成为农作物根际的主导菌群,既抗重茬,破除土地板结,又 起到以菌治菌的作用,降低了农药用量30%,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5、 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采用对辊挤压冷造粒的方法,无烘干和风冷程序,无任何化学反应,仅是物理挤压过程,这样既节能降污,又保证了无机养分的不挥发,避免了高温烘干所造成的生物菌大量死亡肥效降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既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的工序,又提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生产空间,节约了能源,无任何污染排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配方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1份 复合生物菌肥1份有机质含量》55%的高温腐熟鸡粪4份 有机质含量》55%的草炭4份 有机质含量》49%的沼渣10份 含氮量》46%的尿素20份 P205含量》44的磷酸一铵10份 K20含量》60的氯化钾20份 锌0. 5份 锰0.5份 硼0.5份 轻烧镁6份 铜0. 5份 生产工艺(1)混拌将1份的复合生物菌肥与2份有机质含量>55%的草炭预混,再添加锌0.5 份、锰0.5份、硼0.5份、铜0.5份,按照有机质含量》55%的草炭2份、P205含量》44X 的磷酸一铵10份、有机质含量》55%的高温腐熟鸡粪4份、有机质含量》49%的沼渣10份、 含氮量》46%的尿素20份、K20含量》60X的氯化钾20份、轻烧镁6份、丙烯酸高分子聚 合物l份的顺序投料,最后将生物菌肥草炭预混料投入混拌槽内,混拌5 — 7分钟;(2) 给料传送带传送到给料机内,给料机再次混拌并自动放料给造粒机以保证给料均匀;(3) 造粒混拌后原料的湿度控制在8—10%,对棍挤压造粒机将给料挤压成不规则颗粒;(4) 分筛采用转筒式分级筛进行分级;(5) 计量包装成品计量包装。 实施例2配方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包括以下组分:带微孔的水肥缓释剂、复合生物菌肥、高效有机质、无机氮磷钾、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包括以下组分带微孔的水肥缓释剂、复合生物菌肥、高效有机质、无机氮磷钾、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所述的带微孔的水肥缓释剂为丙烯酸高 分子聚合物。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所述的复合生物菌肥为固氮菌、解钾菌、 解磷菌、芽苞杆菌、酵母菌、根瘤菌、放线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菌复合后的生物菌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所述的高效有机质含有以下三种组分(1)采用高温处理的无菌草本草碳,其有机质含量在52%,其中腐殖质》30%; (2)湿鸡粪猪粪与秸秆糠类混合,用生物发酵技术和调控技术对其高温进行腐熟发酵;(3)采用沼气池内经发酵晾晒粉碎过的沼渣,其有机质》49%,有机氮磷钾含量》1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所述的无机氮磷钾为N:含氮量为46 %的粉状尿素;P: P205》44X的粉状磷酸一铵;K: K20^60X的粉状氯化钾。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所述的土壤缺乏的微量元素为硼、锌、锰、铜、钼、镁中的一种或几种。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混肥,其特征为其重量份配方为丙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浩秦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博利达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