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伟专利>正文

移动通信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00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壳体;及背射天线,所述背射天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主板上具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主天线单元,所述主天线单元与所述主板上的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相连;和背射振子,所述背射振子位于所述壳体偏离移动通信终端使用者头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主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耦合,其中所述主板从偏离其中心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使其电磁波更多地朝着远离使用者的方向辐射,从而减少移动通信终端在使用状态下对使用者的电磁辐射,并且能够提高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如改善通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辐射远离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AD)等。
技术介绍
通常,移动网络运营商希望移动通信终端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AD)等的信号发射、接受能力强,以保证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质量。例如,很多移动网络运营商用总辐射功率(TRP)、总辐射灵敏度(TIS)来衡量和评价移动电话的发射/接收信号的能力,其中TRP用来评价移动电话发射信号的能力,TIS用来评价移动电话接收信号的能力。移动电话的TRP越大,则移动电话的总辐射功率就越大,移动网络运营商往往希望移动通信终端的TRP比较大,有很强的发射信号能力。但是基于对使用者安全的考虑,又希望尽可能降低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的有害影响。当使用者使用移动电话通话时,移动电话靠近使用者头部,移动电话的受话器贴近使用者耳朵。移动电话向基站传送的无线电波或多或少地会被使用者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使用者的人体组织,有可能对使用者的健康带来影响。在很多国家,移动电话对使用者身体的辐射必须小于规定的标准,即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 (SpecificAbsorption Rate)测量。在北美和欧洲,SAR的测试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没有达标的移动电话不能进入市场销售。助听器兼容(HAC)是和移动电话电磁辐射有关的另一个新的测量标准。移动电话可能会对助听器产生干扰,使得佩戴助听器的使用者在使用移动电话的时候听到不该有的噪声,影响接听话音的质量。为了使佩戴助听器的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移动电话,保障听力有障碍的人享有同等的权利,HAC标准要求移动电话能够和助听器兼容的工作,并且规定了测试方法和限值标准。移动电话要有很强的发射能力(TRP达到网络运营商的标准要求),同 时对使用者身体的辐射要小(SAR值低),又要达到HAC的要求。然而,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例如移动电话,如果在研发过程中没有 专门设计,则无法同时满足上述标准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 通过天线的设置使其电磁波更多地朝着远离使用者的方向辐射,从而减少 移动通信终端在使用状态下对使用者的电磁辐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能够进一步提高基站接收到的 信号强度,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如改善通话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壳体;及背射天线,所述背射 天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主板上具有发射电路 和接收电路;主天线单元,所述主天线单元与所述主板上的发射电路和接 收电路相连;和背射振子,所述背射振子位于所述壳体偏离移动通信终端 使用者头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主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耦合,其中所述主板 从偏离其中心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一端,且所述主板从邻近所述 一端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所述主板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一端,且所述主板从邻近与所 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所述主板通过双馈点耦合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所述背射振子由多级耦合的多个导体构成。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设置在 壳体内并位于主板的背面一侧,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 耦合或单馈点电感给背射振子馈电。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主板的背面一侧,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背射振子馈电。所述背射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或端面。 所述背射振子为由至少2个背射振子组成的背射振子阵。 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阵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主板的背面一侧且由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构成。第一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大于第一背射振子的 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 之间距离小于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及所述 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第一背射振子馈 电,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第二背射振子馈 电。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分别 大于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 并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或双馈点 耦合给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馈电。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分别 小于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 并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第一背射振子和第 二背射振子馈电。所述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连、或设置有 金属导体或多级耦合的多个金属导体。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上端,及所述背射振子阵设置 在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主板的背面一侧且由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 构成。第一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距离小于第一背射振子 的下端与所述主板下端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天 线单元之间距离大于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板下端之间的距离,及 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第一背射振子馈电,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第二背射振子 馈电。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距离分 别大于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板下端之间的距离, 并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第一背射振子和第 二背射振子馈电。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距离分 别小于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的距离, 并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第一背 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馈电。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阵设置 在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主板的背面一侧且由第一背射振子至第四背射振子 构成。所述第一背射振子和第四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 分别大于第一背射振子和第四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 距离,且第二背射振子和第三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分 别小于第二背射振子和第三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 离,及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第一背 射振子和第四背射振子馈电,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 耦合给第二背射振子和第三背射振子馈电。所述第一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之间通过金属导体相连、或设置有 金属导体或多级耦合的多个金属导体,及第三和第四背射振子之间通过金 属导体相连、或设置有金属导体或多级耦合的多个金属导体。所述背射振子的形状为下列形状之一直线形、T形、三角形、L形、 J形、梯形、工字形、丁、 T、T、T、工、工、工、I、J、L丄丄。所述金属导体的形状是直线形、z字形、曲线形、锯齿形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天线的设置使其电磁波更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背射天线,所述背射天线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主板上具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 主天线单元,所述主天线单元与所述主板上的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相连;和   背射振子,所述背射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偏离移动通信终端使用者头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主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耦合,其中所述主板从偏离其中心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背射天线,所述背射天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主板上具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主天线单元,所述主天线单元与所述主板上的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相连;和背射振子,所述背射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偏离移动通信终端使用者头部的一侧并且与所述主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耦合,其中所述主板从偏离其中心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 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一端,且所述主板从邻近所述一端的部位给所 述背射振子馈电。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板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 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一端,且所述主板从邻近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 一端的部位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通 过双馈点耦合给所述背射振子馈电。6、 根据权利要求1所书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射振子 由多级耦合的多个导体构成。7、 根据权利要求1所书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单 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主板的背面一侧,且所述主板从邻 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电感给背射振子馈电。8、 根据权利要求1所书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主板的背面一侧,且所述主板从邻 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背射振子馈电。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射振 子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或端面。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射振 子为由至少2个背射振子组成的背射振子阵。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天 线单元设置为邻近所述主板的下端,及所述背射振子阵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所述主板的背面一侧且由第一 背射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构成。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背射 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大于第一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 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小于 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及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耦合给第一背 射振子馈电,且所述主板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第二背射 振子馈电。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背射 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分别大于第一背射 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主板 从邻近其下端的部位通过电容耦合或单馈点或者双馈点耦合给第一背射 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馈电。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背射 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上端与所述主板上端之间距离分别小于第一背射 振子和第二背射振子的下端与所述主天线单元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主板 从邻近其上端的部位通过双馈点耦合给第一背射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于伟李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