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葆徕专利>正文

引擎省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138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引擎省油方法及装置。引擎省油方法是产生一高湿空气,利用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在引擎加速时开启,让高湿空气得以被吸入引擎燃烧室里通过吸热、气化而瞬间发生膨胀,并以此液体气化时高倍膨胀的物理现象产生动力,使引擎在加速时能以较少的油耗产生动力,达到省油效果。引擎省油装置包括一辅助空气滤清器、一液/气混合装置及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液/气混合装置用以将来自辅助空气滤清器的空气与一液体储槽的水或液态燃料混合,产生含无数细微水滴或含液态燃料微滴的高湿空气;压力变化感应阀门与引擎进气岐管相通,可利用引擎在加速时的吸力骤增而开启,使高湿空气在引擎加速时被吸入引擎燃烧室里产生气化膨胀的力量,从而增加引擎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使引擎省油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液/气混合装置产生一高湿空气,并在引擎加速时可让该高湿空气被吸入燃烧室,利用高湿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因吸热气化、产生膨胀力量以增加引擎动力的引擎省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省油的目的,目前一些供应水燃料的设备,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254516所揭示的结构,是通过一超音波震荡器密封在一金属容器内产生超微水气,并使这些超微水气被吸入引擎里的高温燃烧室。其目的是使这些超微水气得以因引擎内的高温分解成氧分子与氢分子,提供燃烧以产生动力。此项专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燃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发现这类的专利技术仍有不足譬如前述专利设备中的超音波震荡器固定在一铝壳容器之内。容器的底部有一海绵层和一空气过滤器,中心设置并贯穿一多层套管,套管的顶部则连接一真空室及一阀门。整个构造十分复杂,装配与拆修也都相当不便,因此故障时极可能被整颗丢弃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超音波震荡元件必须接上电源才能动作,目前价格仍十分昂贵,持续动作时很容易发生故障,而故障时又无法从容器外透视得知,故应有待进一步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按一般物理现象,水滴在高温变成水蒸汽会瞬间膨胀1700倍,以此气化膨胀的力量增加引擎动力。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上述专利最大的不同点是本专利技术不釆取产生超微水气、高温分解成氧分子与氢分子的方法,而改以产生高湿空气的装置及方法,让湿空气里的液体在吸入燃烧室时因高热瞬间气化产生膨胀力推动引擎活塞以增进动力。考虑到传统引擎的设计,在怠速时必須能维持经济的油/气混合比l:15,突然加速时供油回路相对地增加供油,但空气的供给则无法瞬间完全补充,这造成油气过浓而未完全燃烧,产生废气和耗油的问题。若在怠速时不断地供应高湿空气给引擎,則会发生油/气混合比过淡、空气过多而发生抖动与慢速熄火的现象。有鉴于现有技术当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上述原理提供一种引擎省油方法及装置,只在引擎加速时通过高湿空气补充适量空气,使油/气混合比趋近理想值,利用高湿空气里的液体微滴在引擎里吸热、气化膨胀来明显增强引擎动力的同时达到省油目的,同时完全避免因油/气比例不当而导致的发生抖动、慢速熄火等现象。为达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擎省油方法,利用一液/气混合装置与一引擎的进气岐管连接,并在该液/气混合装置与该引擎进气岐管之间利用 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加以控制;其中该液/气混合装置用以产生一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且该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在该引擎加速时开启,使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在该引擎加速时被吸入引擎燃烧室。本专利技术的省油方法主要是产生一高湿空气,再利用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在引擎加速时开启,让高湿空气吸入引擎燃烧室因气化而瞬间膨胀,以此膨胀力量可使引擎能以较少的油耗产生动力而达到省油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省油装置,用于与一至少设有一引擎进气岐管、 一燃烧室及一引擎曲轴箱的引擎相接,该引擎省油装置包括 一液/气混合装置,用于将一外界空气与一液体混合而产生一含该液体微粒的高湿空气;及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供连接于该液/气混合装置与该引擎进气岐管之间,并利用该引擎于加速时的吸力增加而开启,使该高湿空气在引擎加速时得以被吸入引擎燃烧室,由该高湿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吸热气化膨胀的力量而增加该引擎加速时的动力。其中,液/气混合装置具体包括一辅助空气滤清器与一混合组件,混合组件用以将来自辅助空气滤清器的空气与一液体储槽的水或液态燃料混合,产生含细微水滴或含液态燃料的高湿空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省油方法及装置与其它现有技术相比较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本专利技术提供高湿空气,可利用水或生物质燃油等液体在吸热气化的剎那间膨胀1700倍的物理现象,以此膨胀的力量增加引擎的动力。2. 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省油方法及装置,在引擎加速时可提供高湿空气,在吸热气化过程中能降低引擎温度,减少NOx废气的产生与排放。3. 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省油方法及装置可在引擎怠速时减少或停止高湿空气的供应,不影响引擎既定的油/气混合比,不会有抖动、慢速熄火的现象发生。4. 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省油装置,仅仅包括了可简化为液体储槽的液/气混合装置和压力变化感应阀门,结构十分简单,装配与拆修方便;并且这些元件是相互独立的组件,局部元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可以仅更换局部元件,不会造成引擎省油装置被整颗丢弃而造成资源的浪费。5. 本专利技术的液/气混合装置可以不必接通电源,可利用引擎在工作时产生的废热使液体蒸发,不仅节省电能、价格低廉,在持续动作时也不容易发生故障;并且简化为液体储槽的液/气混合装置可以制成透明或半透明状,在发生故障时能方便地从外部观视。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省油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的引擎省油方法的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擎省油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的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的另一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利用电能驱动的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利用电能驱动的另一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利用引擎废热驱动的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利用引擎废热驱动的另一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图3的引擎省油装置利用引擎废热驱动的另一变化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辅助空气滤清器20液/气混合装置21液体储槽22曝气元件23滤筛元件24超音波雾化器25加湿器30压力变化感应阀门50引擎51空气滤清器52风管53进气岐管54引擎燃烧室55供油回路56引擎曲轴箱57呼吸软管58排气管210入口211液体储槽212第_>储槽230第一滤筛元件231第二滤筛元件232回流管233连通管234细透气管251热蒸发型加湿器252传热元件253热蒸发型加湿器254传热元件255冷却水套256金属管257水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 利,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 一般引擎50的进气路径通常是从空气滤清器51吸入空气,经过风管52及引擎进气岐管53,供油回路55根据风管52的空气流量透过 化油器或喷嘴供油,在怠速时维持较经济的油/气混合比1:15。当驾驶者忽然猛踩油门使引擎50加速时,由于进气路径有一定的流动 阻力将造成迟滞反应,所供应的空气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反应加速时的 需求,导致油/气混合比过浓、燃料无法完全燃烧、空气污染与耗油现象。当燃烧过程中引擎50活塞下行,强大的爆发力使引擎燃烧室54的部分 废气越过活塞环而渗入下方的引擎曲轴箱56。为此,引擎曲轴箱56通常会 设有一 PCV阀将此渗漏废气排入引擎进气岐管53,重新吸入引擎燃烧室54 里燃烧,最后随废气经由排气管58排放。引擎50运作时,活塞(未图示)将忙于引擎燃烧室54与引擎曲轴箱56 之间往复动作。为能维持内部的压力与外界平衡,传统引擎曲轴箱56除PCV 阔外,还应设有一呼吸软管57与风管52相通,以此进行吸入与吐气的作用。 由于引擎50运作时的高温传入,引擎曲轴箱56里的机油不断地蒸发并产生 蒸气,这些机油蒸气将随着呼吸软管57的吐气排入风管52, 一遇冷空气便 在风管52里凝结产生油垢,久之影响进气路径的通畅,加速时需要更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液/气混合装置与一引擎的进气岐管连接,并在该液/气混合装置与该引擎进气岐管之间利用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加以控制;其中该液/气混合装置用以产生一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且该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在该引擎加速时开启,使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在该引擎加速时被吸入引擎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液/气混合装置与一引擎的进气岐管连接,并在该液/气混合装置与该引擎进气岐管之间利用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加以控制;其中该液/气混合装置用以产生一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且该压力变化感应阀门在该引擎加速时开启,使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在该引擎加速时被吸入引擎燃烧室。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混合装置包括 一辅助空气滤清器,用于引入一外界空气;及一混合组件,与该辅助空气滤清器相连通,用于产生液体微粒并与外界空气混合成高湿空气。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引擎设有一引擎曲轴箱及一呼吸软管,利用该呼吸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该引擎曲轴箱,另一端连接于该液/气混合装置来避免风管内冷凝油垢;其中,该呼吸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该辅助空气滤清器,或者是连接于该混合组件与该辅助空气滤清器之间相连通的管路上。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气混合装置的混合组件利用一加湿器产生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湿器为超音波雾化器,该超音波雾化器进行高频震荡产生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或者该加湿器为热蒸发型加湿器,该热蒸发型加湿器利用一电瓶的热量来蒸发液体,或者是外接电源来蒸发液体,或者利用来自引擎进气岐管的热蒸发液体,或者利用来自一排气管的热蒸发液体,或者利用来自一引擎水套的热蒸发液体。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气混合装置的混合组件利用一液体储槽,提供空气与该液体储槽内的液体混合而产生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组件利用一曝气元件与该辅助空气滤清器连接而可在该液体储槽里产生气泡,从而产生该含有液体微滴的高湿空气。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组件由所述液体储槽、 一第二储槽、 一连通管及一回流管互相组接而成,且利用该连通管使该液体储槽与该第二储槽的底部相通,而通过该引擎进气的吸力将该第二储槽内的液体抽引至该液体储槽内;且当该液体储槽内的液体高于该回流管的上端时,通过该回流管流回该第二储槽之内。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擎省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储槽的顶端上连接一透气管,以避免第二储槽内累积负压。10. —种引擎省油装置,用于与一至少设有一引擎进气岐管、 一燃烧室及一引擎曲轴箱的引擎相接,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省油装置包括一液/气混合装置,用于将一外界空气与一液体混合而产生一含该液体微粒的高湿空气;及一压力变化感应阀门,供连接于该液/气混合装置与该引擎进气岐管之间,并利用该引擎于加速时的吸力增加而开启,使该高湿空气在引擎加速时得以被吸入引擎燃烧室,使该高湿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吸热气化膨胀而增加该引擎加速时的动力。11. 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葆徕
申请(专利权)人:陈葆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