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复位
,特别涉及一种有源箝位电路、驱动电路及磁复位电路。
技术介绍
有源箝位是正激变换器的一种重要的磁复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使用第三个复位 绕组、RCD箝位电路以及无损LCD缓冲器等磁复位技术而言,有源箝位有独特的优点,例如 提高了变压器的利用率;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提高了功率转换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等。 目前,原边有源箝位电路,最常用的主要有flyback和boost两种箝位电路。在实 施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原边有源箝位电路箝位管的 电压应力和输入电压有关,一般应力较高,这就对箝位管的要求较高,比如需要耐压高的箝 位管,另外由于耐压高的箝位管其体积、重量等都相对较大,因此限制了箝位电路的应用场 合。进一步的,原边有源箝位电路的电路设计非常复杂,因为有源箝位电路通常都需要有专 门的驱动电路,且该驱动电路本身的设计也非常复杂,特别用于驱动flyback方式原边有 源箝位电路的驱动电路,就非常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源箝位电路、驱动电路及磁复位电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箝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箝位管(Q2)和复位电容(C1),所述箝位管(Q2)和复位电容(C1)相串联,且相串联的箝位管(Q2)和复位电容(C1)并联在主变压器副边绕组两端,其中所述箝位管(Q2)为N沟道MOS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有源箝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箝位管(Q2)和复位电容(C1),所述箝位管(Q2)和复位电容(C1)相串联,且相串联的箝位管(Q2)和复位电容(C1)并联在主变压器副边绕组两端,其中所述箝位管(Q2)为N沟道MOS管。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有源箝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箝位管(Q2)的源极接变压 器(Tl)副边主绕组的异名端,箝位管(Q2)的漏极接复位电容(Cl)的一端,复位电容(Cl) 的另外一端接变压器(Tl)副边主绕组的同名端。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有源箝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箝位管(Q2)的漏极接变压 器(Tl)副边主绕组的同名端,箝位管(Q2)的源极接复位电容(Cl)的一端,复位电容(Cl) 的另外一端接变压器(Tl)副边主绕组的异名端。4. 一种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源箝位电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 压器(Tl)的辅助绕组、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l)连接于所述箝位管(Q2)的栅极和变压器(Tl)辅助绕组的异名端 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于所述箝位管(Q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变压器(Tl)辅助 绕组的同名端与变压器(Tl)副边主绕组的异名端和箝位管(Q2)的源极相连,所述箝位管 (Q2)的驱动信号来自变压器(Tl)的辅助绕组。5. —种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源箝位电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 感(Ll)的辅助绕组、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l)连接于所述箝位管(Q2)的栅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祖敏,王士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能混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