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和飞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966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和飞行装置。其中,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包括:齿轮箱、滑油泵、收油池、机匣和传动部;齿轮箱和滑油泵分别设于机匣两端;机匣内设有连通齿轮箱与收油池的回油通道;滑油泵的回油端与收油池连接;传动部设于回油通道内,传动部的一端穿设于机匣与齿轮箱的传动端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机匣与滑油泵的传动端连接;传动部还罩设于滑油泵的传动端设置,通过传动部的转动能够在滑油泵的传动端形成风阻。通过形成的风阻,代替了原有的动、静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效果,降低了受到传动部窜动的影响,避免了滑油泵的传动端富油并搅油发热的情况,提高了安全性,保证了滑油的正常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箱回油,特别涉及一种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和飞行装置


技术介绍

1、航空装置中的齿轮箱作为动力源,会通过轴与多种设备进行连接并为其提供动力,而滑油泵就是多种设备之一。随着不断的发展,齿轮箱中的齿轮组的转速越来越高,为了避免齿轮组磨损、过热,需要通过滑油泵的供油端向齿轮箱提供滑油,从而对齿轮组进行润滑、冷却,以提高齿轮箱的齿轮寿命。但是,对齿轮组进行了充分润滑并带走热量的滑油需要回收,并在经过净化后,重新向向齿轮箱提供,循环反复。因此,如何规划滑油的回油路径是影响滑油循环系统的工作情况的关键。

2、现有的齿轮箱普遍通过重力回油、使用专用管路或机匣等方式对滑油的回油路径进行限制。但是,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回油,在大多数情况下,因齿轮箱通过轴穿设于机匣与滑油泵的传动端连接,使得进行回油时的滑油总是会不可避免的由滑油泵的传动端所在的机匣开口处经过,若未对该开口进行密封,则会导致滑油由该开口通过,致使滑油泵的传动端富油并搅油发热,极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在滑油泵的传动端、轴和机匣开口之间进行密封处理。

<p>3、现有的滑油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的一侧绕所述浮动轴的轴向开设有环形槽,以使所述遮挡环能够形成“伞”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开设于所述遮挡环靠近所述滑油泵的一侧,以避免所述环形槽内堆积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与所述机匣之间的间隙距离X的范围为: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的一侧绕所述浮动轴的轴向开设有环形槽,以使所述遮挡环能够形成“伞”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开设于所述遮挡环靠近所述滑油泵的一侧,以避免所述环形槽内堆积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与所述机匣之间的间隙距离x的范围为:0.5毫米≤x≤1.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附件传动齿轮箱的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轴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陆俊袁细传江平李超罗敏陈青兰王帅卢金胜黄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