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微悬臂梁传感技术是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发展 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技术,是纳米传感技术研究的新热点。研究发现,当 微悬臂梁单侧表面上有生化反应发生时,其表面应力的改变将会导致微悬臂梁产生弯曲变 形或者振动特性改变,结合光学或电学方法进行读出。基于依靠免疫特异性识别建立的微 悬臂梁免疫传感技术,结合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的优点,使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 提升。该项技术可以不需要标记物,灵敏度高,并且容易实现大尺度、高通量、平行阵列测量 的显著优势。近年来,这项新兴技术在对癌症检测、DNA杂交和转录因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但是在食品与环境安全领域监测的研究并不多见。 微悬臂梁免疫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的前提是如何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抗体有 效结合到微悬臂梁的金膜上,同时尽量降低该抗体活性的损失。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方 法主要通过具有双功能基团的巯基化试剂进行,通过在抗体上引入巯基以实现抗体和金膜 的结合,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中国专利CN101407548),但这种直接巯基化抗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修饰有抗体的微悬臂梁的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1)通过巯基化将抗抗体连接到带有金膜的微悬臂梁上,得到修饰有抗抗体的微悬臂梁; 2)通过抗体与抗抗体的相互结合作用,将抗体连接到所述修饰有抗抗体的微悬臂梁上,得到修饰有抗体的微悬臂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制备修饰有抗体的微悬臂梁的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1)通过巯基化将抗抗体连接到带有金膜的微悬臂梁上,得到修饰有抗抗体的微悬臂梁;2)通过抗体与抗抗体的相互结合作用,将抗体连接到所述修饰有抗抗体的微悬臂梁上,得到修饰有抗体的微悬臂梁。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抗体为鼠源抗抗体;所述抗体为鼠源抗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源抗抗体为羊抗鼠抗抗体;所述鼠 源抗体为鼠源单克隆抗体或鼠源多克隆抗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源单克隆抗体为抗脱落酸单克隆 抗体或抗玉米素核苷单克隆抗体。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抗体与抗抗体的相互 结合作用,将抗体连接到所述修饰有抗抗体的微悬臂梁上的方法为将所述修饰有抗抗体的微悬臂梁置于所述抗体的溶液中,在30-37. 5t:的条件下反应0. 5-2. 0h。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的溶液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民,南铁贵,赵洪伟,谭桂玉,刘威,高巍,谭伟明,李召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