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柱,具体说是一种连接牢固且重量轻 的汽车前柱加强装置。技术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 们对生活的质量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交通工具的变化,从起初 的步行逐步进行到自行车时代,然后从自行车时代慢慢地过渡到摩托 车时代,而现在,轿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以往, 在汽车的前柱加强结构中,前柱加强板上板和前柱加强板下板的连接 只是相对接触的固定连接,在端部没有任何的交叉重叠部分,这样当 在汽车前柱上沿汽车前柱的轴线作用有冲撞载荷时,前柱加强板上板 和前柱加强板下板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前柱的反作用力大大降低, 致使前柱变形变大,而要改善这一情况必须增加板厚,这样又不利于 车身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 前柱加强装置,它既不会增加车身的重量,又能提高冲撞时前柱的反 作用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 种汽车前柱加强装置,包括前柱加强板上板和与其连接的前柱加强板 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柱加强板上板的连接端有外凸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柱加强装置,包括前柱加强板上板(1)和与其连接的前柱加强板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柱加强板上板(1)的连接端有外凸体(3),所述前柱加强板下板(2)的连接端有与前柱加强板上板连接端上的外凸体适配的内凸体(4),前柱加强板上板(1)和前柱加强板下板(2)接触端叠加连接,所述前柱加强板上板(1)和前柱加强板下板(2)成70~8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柱加强装置,包括前柱加强板上板(1)和与其连接的前柱加强板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柱加强板上板(1)的连接端有外凸体(3),所述前柱加强板下板(2)的连接端有与前柱加强板上板连接端上的外凸体适配的内凸体(4),前柱加强板上板(1)和前柱加强板下板(2)接触端叠加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健,赵福全,韦兴民,李宏华,李德国,项剑,王茂求,
申请(专利权)人:李书福,杨健,赵福全,韦兴民,李宏华,李德国,项剑,王茂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