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锂金属由于其具有超高能量密度(3860mah g-1),是最有可能取代石墨负极的一种材料,然而,当电池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锂金属表面会形成锂枝晶,枝晶继续生长容易形成死锂,造成活性锂和电解液的消耗,导致电极体积变化,充放电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内部短路,形成安全事故。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锂金属负极锂枝晶及电极体积变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锂金属利用电沉积的方法沉积在三维碳材料基体的表面上,然后在三维碳材料基体表面进行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的涂敷,达到抑制锂枝晶和缓解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负极材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碳材料基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三维碳材料基体表面的锂材料层和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材料层的沉积容量为0.5~5mAh 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层的沉积量为0.2~0.8mg/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材料层中的锂材料包括:锂金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碳材料基体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三维碳材料基体表面的锂材料层和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材料层的沉积容量为0.5~5mah 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层的沉积量为0.2~0.8mg/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材料层中的锂材料包括:锂金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嘉男,胡景博,杨雪,黄平慧,姜涛,计结胜,孟凡星,杨贺捷,张永,吴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