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技术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持续地朝更小的工艺节点迈进,使得集成电路朝着体积更小、电路精度更高、电路复杂度更高的方向发展。
2、为了更好的适应器件尺寸按比例缩小的要求,半导体工艺逐渐开始从平面晶体管向具有更高功效的三维立体式的晶体管过渡,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 field effecttransistor,finfet)等。其中,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中,栅极三面包围鳍状(fin)的沟道,与平面晶体管相比,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更强,能够更好的抑制短沟道效应。
3、但这也相应增加了集成电路制造的难度和复杂度,使得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双栅(dual gate)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减薄处理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侧部的基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覆盖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部分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基底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鳍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鳍部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基底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中的其中一者为待进行减薄处理的待修正鳍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减薄处理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侧部的基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覆盖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的部分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基底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鳍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鳍部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基底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中的其中一者为待进行减薄处理的待修正鳍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的工艺包括:湿法处理工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处理工艺的参数包括:反应溶液包括双氧水、氨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反应溶液的ph值范围为0~6,工艺温度为0摄氏度~50摄氏度,工艺时间小于或等于60分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第一牺牲层的工艺包括湿法处理工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处理工艺的参数包括:反应溶液包括盐酸、双氧水或氢氟酸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溶液的ph值范围为3~8,工艺温度为0摄氏度~50摄氏度,工艺时间小于或等于6分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供基底的步骤中,所述第一鳍部和第二鳍部中的其中一者为待进行减薄处理的待修正鳍部,另一者为待保护鳍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处理采用的工艺包括湿法处理工艺,且在执行所述减薄处理的刻蚀工艺过程中,去除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义秋,叶南飞,涂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