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系统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748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系统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及方法,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液氮储存容器以及设置于液氮储存容器中的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超临界流体输出支路,并联设置的超临界流体输出支路在液氮储存容器外汇合形成超临界流体输出干路;每条输出支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设备、发生器和换热器,所述发生器内设有加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输出装置通过储存容器中多条并联支路的设计,并在支路上设置发生器、换热器等,将液氮形成超临界流体后调节流体温度,保证其能够提供的冷量并避免气化,实现超临界流体压力、流量的可控调节与输出;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冷冻消融时,可采用不同工作模式,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冻消融,涉及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系统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冷冻消融是一种应用低温冷冻工质冷冻或破坏异常细胞或病变组织的过程,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和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目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药物及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心房颤动逐渐成为可控、可治愈的疾病。冷冻消融技术使用的冷冻工质包括气相工质和液相工质,其中气相工质使用时,冷冻消融系统的工作压力很高,对介入耗材的设计有较为苛刻的限制条件,因而目前优先选择的通常是液相冷冻工质。

2、冷冻球囊消融用于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冷冻控制仪将液态冷冻工质通过注射管路输送至冷冻球囊内,与球囊外壁的肺静脉周围组织热交换时气化,从而带走大量热量,使组织产生冷冻损伤,达到肺静脉隔离效果。目前使用的液相冷冻工质中,主要有液态一氧化二氮和液氮,前者温度无法降至足够低,携带冷量有限,所需消融的时间较长,增加了射线曝光量,后者虽能够提供较高的冷量,但受热容易气化从而发生气塞现象,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而目前有研究者尝试采用超临界流体,利用其兼具气体的黏度和液体的密度的特性,提高系统运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系统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液氮储存容器以及设置于液氮储存容器中的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超临界流体输出支路,并联设置的超临界流体输出支路在液氮储存容器外汇合形成超临界流体输出干路;每条输出支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设备、发生器和换热器,所述发生器内设有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和发生器之间还设有第一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的壁面内设有真空绝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冻消融系统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液氮储存容器以及设置于液氮储存容器中的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超临界流体输出支路,并联设置的超临界流体输出支路在液氮储存容器外汇合形成超临界流体输出干路;每条输出支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输送设备、发生器和换热器,所述发生器内设有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和发生器之间还设有第一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的壁面内设有真空绝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呈盘管结构或翅片管结构;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流体输出装置输出超临界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虎代聪育陈磊张冬博徐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达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