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699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根据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设计参数及齿面成型参数,构建齿面理论模型;将实际制造出以及在线检测出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齿距偏差、齿厚偏差、齿高方向的齿形误差、齿宽方向的齿形误差和表面粗糙度代入齿面理论模型,构建齿面实际模型和齿面演变模型。齿面理论模型用于理论分析;齿面实际模型用于性能评价;齿面演变模型用于性能演变预测。以此构建的模型能满足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精准维修以及剩余寿命预估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传动,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列车含牵引齿轮的列车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列车、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铁和轻轨列车等。牵引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列车运行所需的驱动力和速度。牵引齿轮采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的斜齿轮副。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速度日益提高,对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制造精度、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于列车牵引齿轮副使用性能的跟踪、检测及剩余寿命预估的要求更加精准。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度维修,又可以保证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对齿轮使用性能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模型为主,既不能反映齿轮的制造误差,又不能体现其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磨耗,理论研究成果与工程设计中对剩余寿命的预测及使用性能的评估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源于所使用的模型单一,仅仅依赖于理论模型,这将无法满足因轨道交通列车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而导致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性能评价、精准维修以及剩余寿命预估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面理论模型包括第一齿廓的齿面方程、第三齿廓的齿面方程以及理论齿面的边界条件,所述第一齿廓为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前端面齿廓,所述第三齿廓为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侧面齿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确定所述第三齿廓的齿面方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面理论模型包括第一齿廓的齿面方程、第三齿廓的齿面方程以及理论齿面的边界条件,所述第一齿廓为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前端面齿廓,所述第三齿廓为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侧面齿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确定所述第三齿廓的齿面方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端面基圆齿厚所对应的角度和前端面齿廓和第二齿廓之间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性能评价与预测模型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齿面理论模型,根据实际制造出的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第一齿轮参数,构建轨道交通列车牵引齿轮副的齿面实际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程苟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