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压铆钉上模和下模的自动顶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5433 阅读:3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冲压铆钉上模和下模的模具上增加了一套自动顶料装置,包括位于下模上的顶料机构和与顶料机构相连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于下模固定座上的连杆机构和与上模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拨杆,所述连杆机构的上端部的边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凸起部,用于在上模上行时,所述拨杆与所述凸起部直接接触,推动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向上移动带动与连杆机构下连杆紧密接触的顶料机构同时上行,使弹簧被压缩而完成顶料,采用本结构可实现冲压铆钉的自动顶料,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冲压
,具体属于冲压铆钉模具用自动顶料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冲压铆钉模具包括有上模和下模,在下模的固定座上安装有一杠杆 l,在铆钉正下方的下模上有一顶料机构2,如图1所示,在冲压模具完成铆压动作后,位于 下模上的铆钉通常会被卡住,需要借助于外力将其取出,以往是采用人工拍击杠杆的一端, 根据杠杆原理,当该端被压下后,杠杆1的另一端向上翘起,作用于顶料机构2,顶料机构 向上运动,使弹簧3被压縮,完成顶料,将铆钉顶出,这种技术存在以下几种缺陷生产效率 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所以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铆钉上 模和下模的自动顶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顶料时需要用人工拍击杠杆的问题,实现了 自动顶料的目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冲压铆钉上模和下模的自动顶料装置,包 括位于所述下模上的顶料机构和与顶料机构相连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 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座上的连杆机构和与所述上模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拨杆,所述连 杆机构的上端部的边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凸起部,用于在上模上行时,所述拨杆与所述凸 起部直接接触,推动所述连杆机构向上移动,使所述弹簧被压縮。 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拨杆的上部为光滑平面,下部前端形成一导引斜面,所述平面与导引斜面的前端连接处为弧形光滑过渡,所述拨杆通过插销连接在上模固定座上。 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被固定在上模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拨杆上方,用于限制所述拨杆的转动角度。 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凸起部形成具有光滑曲面的柱形,。 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其下端与所述顶料机构紧密接 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现有的冲压铆钉模具上增加了一套顶料 结构,通过安装在下模上的双摇杆机构和安装在上模的拨杆及限位块的相互作用,当冲压 模具向上运动,上模上的拨杆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与连杆机构外缘的凸起部直接接触,推动 连杆机构的上连杆向上移动带动与连杆机构下连杆紧密接触的顶料机构同时上行,使弹簧 被压縮而完成顶料,采用本结构后实现了冲压铆钉的自动顶料,有效的节省时间,提高了生 产效率,大大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3 图2为本技术自动顶料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冲压铆钉上模和下模的自动顶料装置,为使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 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2,本技术的自动顶料装置包括拨杆,限位块,连杆机构,顶料机构以 及弹簧等部件,其中在上模1的固定座2上通过插销4将拨杆5固定在其上,在拨杆5的上 方固定有一个限位块3,由于拨杆5是通过插销4连接在上模的固定座2上,这样拨杆就可 以绕插销4转动,限位块3的作用就是使拨杆5只能绕插销4在在90°的范围内转动;其 中拨杆5的形状可设计为上部为光滑平面,下部前端形成一导引斜面,上部的平面与下部 的导引斜面的前端连接处为弧形光滑过渡,该形状主要是保证在上模运行时可以接触到连 杆机构并推动连杆运行即可。 连杆机构是双摇杆机构,它包括通过铰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和第 三连杆9组成,使用第一铰链10和第二铰链11将第一连杆7和第三连杆9分别固定在下 模固定座13的上下部位,并使第一连杆7和第三连杆9可分别绕第一铰链10和第二铰链 11转动;在第一连杆7的端部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凸起部,该凸起部的形状为具有光滑曲面 的柱形,它沿第一连杆7的端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凸起部6垂直或近似垂直于第一连杆7的 端部,凸起部6的形状也可设计为外表面为光滑曲面的任意形状,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只要保证在上模开模时,拨杆5可以直接接触到凸起部6的下方,继而在机器上行的外力 作用推动第一连杆7向上移动,这样通过第二连杆8带动与第三连杆9的端部紧密接触的 顶料机构14同时上行使弹簧15被压縮,完成顶料,将铆钉顶出;顶料机构14位于下模12 中部,在下模12和顶料机构14之间有一弹簧15,当拨杆与凸起部接触时弹簧15为压縮状 态,当拨杆与凸起部呈分离状态时弹簧15恢复自然状态。本技术的连杆机构为至少一 个,但并不受此实施例的限制,可设计为两个连杆机构,两个连杆机构平行地布置在下模固 定座的两端,两个上连杆的上端搭接一个连接杆,由于本技术以单连杆机构为主,双连 杆机构此处不做详细的描述。 本技术在运动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分为三个步骤,下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一步当上模抬起的时候,顶料机构14在弹簧15的作用下与第三连杆9的末端 紧密接触,顶料机构14将第三连杆9的一端压下,第三连杆9绕第二铰链11顺时针转动, 其另一端作用于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的一端受到第二连杆8的作用力绕铰链10顺时针 转动到初始位置,此时操作员在产品上放好待压铆钉; 第二步操作员放好待压铆钉后,上模开始向下运动,当拨杆5下面的导引斜面与 凸起部6接触时,拨杆5受到向上的力,此时限位块3不起作用,拨杆5绕插销4顺时针转 动,当模具继续下行拨杆5与凸起部6脱离,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拨杆5绕插销4在第二象 限内逆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此时模具继续下行并完成压铆动作; 第三步当压铆动作完成后,上模开始上行,当拨杆5与凸起部6上平面接触时,拨 杆5由于位于其上方的限位块3的作用使它不能进行逆时针转动,并反作用于凸起部6,从 而使第一连杆7绕第一铰链10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杆7通过第二连杆8对第三连杆9作用,第三连杆9绕第二铰链11逆时针转动,使第三连杆9的末端作用于顶料机构14,使其向上 运动完成顶料动作,此时弹簧15处于压縮状态,当上模继续上行时,弹簧15由压縮状态开 始恢复,回到步骤一动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 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冲压铆钉上模和下模的自动顶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模上的顶料机构和与顶料机构相连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座上的连杆机构和与所述上模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拨杆,所述连杆机构的上端部的边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凸起部,用于在上模上行时,所述拨杆与所述凸起部直接接触,推动所述连杆机构向上移动,使所述弹簧被压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的上部为光滑平面,下部前端形成一导引斜面,所述平面与导引斜面的前端连接处为弧形光滑过渡,所述拨杆通过插销连接在上模固定座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被固定在上模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拨杆上方,用于限制所述拨杆的转动角度。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形成具有光滑曲面的柱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其下端与所述顶料机构紧密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冲压铆钉上模和下模的自动顶料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下模上的顶料机构和与顶料机构相连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座上的连杆机构和与所述上模固定座转动连接的拨杆,所述连杆机构的上端部的边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凸起部,用于在上模上行时,所述拨杆与所述凸起部直接接触,推动所述连杆机构向上移动,使所述弹簧被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峰卢继飞王侃王益琪胡学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雄伟精工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