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458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一第一导电层、一第二导电层、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环绕第一导电层并电性连接第一导电层。第二电极图案环绕第二导电层且电性连接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电极图案各自独立,而第二电极图案各自独立。上述的触控面板可以随不同的使用需求而进行表面电容式的触控感测模式或是五线电阻式的触控感测模式。因此,上述的触控面板的使用寿命长且信赖度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多种触控感测模式的触 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携 带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操作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目前,触控面板可依照其结构以及驱动方式的设计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 为电阻式触控面板,另一为电容式触控面板。以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言,使用者 需实际施压于电阻式触控面板上,以使电阻式触控面板内部导电层的部份区域 因受压弯折而导通以产生对应的坐标信号。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各种介质, 例如手、塑料笔等,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但是,电阻式触控面板的损坏率较 高,尤其是经常被施压一侧的导电层常会发生裂缝而导致触控感测失效。另外,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借着使用者的碰触产生电容的变化以进行感测。 所以,使用者使用电容式触控面板时,不需实际接触就可使电容式触控面板进 行感应,而不易因使用者施压不当或是施压次数过多而损坏。但是,使用者无 法在戴上手套的情形下或是以绝缘物质来操作电容式触控面板。此外,若有水 滴或是可导电的异物掉落于电容式触控面板上,将会造成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误 感测。综合来说,目前这两大类触控面板的设计皆有其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同时具备电阻式触控感测以及电容式触 控感测的设计以弥补两种触控面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一第一导电层、 一第二导电层、多个第3一电极图案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图案。第一电极图案环绕第一导电层,且电性连 接第一导电层。第二电极图案环绕第二导电层且电性连接第二导电层。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具有多个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图案的第一引线。第一导电 层为矩形时,第一引线例如是位于第一导电层的角落或侧边。上述的第一电极图案各自独立且共同环绕第一导电层。实质上,第一电极 图案包括至少一直线线段以及至少一折曲线段。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具有多个电性连接第二电极图案的第二引线。当第二导 电层为矩形时,第二引线例如是位于第二导电层的角落。上述的第二电极图案各自独立且共同环绕第二导电层。实质上,第二电极 图案包括至少一直线线段以及至少一折曲线段。上述的第一导电层以及上述的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为一透明导电材质。上述的透明导电材质包括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配置于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间 隔物。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在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边缘都配置有多个电极 图案,且各个电极图案各自独立。这些电极图案有助于在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 电层中形成特定的电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至少可以进行表面电容式触控 感测模式以及五线电阻式触控感测模式两种感测模式。由于,两种触控感测模 式可以切换运用而使彼此的缺点得到补偿。所以,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不会因为 导电异物污染而导致误感测,也不易因为导电层经常被弯折造成破损而使触控 感测失效。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 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A与图1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分解及剖面示意图。 图2A与图2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两种触控面板进行表面电容式触控模式 的示意图。4图3A与图3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进行电阻触控模式的示意图。图中元件标号说明如下 100:触控面板 110:第一导电层 112:第一电极图案 120:第二导电层 122:第二电极图案112A 112D:第一引线122A 122D:第二引线A :位置V1 V4:电压dl 、 d2 、 Ll 、 : £巨离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及其功 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A与图1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分解及剖面示意图。请 参照图1A与图1B,触控面板100具有第一导电层110、第二导电层120、第 一电极图案112以及第二电极图案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10与第 二导电层120例如分别是矩形。第一电极图案112大致围绕第一导电层110且 连接于第一导电层110,而第二电极图案122大致围绕第二导电层120且连接 于第二导电层120。亦即,第一电极图案112与第二电极图案122大致是围成 矩形。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电极图案112与各第二电极图案122 是各自独立的。触控面板IOO进行触控感测时,各个电极图案112、 122可以 分别使第一导电层110与第二导电层120中呈现特定的电场。第一导电层110、第二导电层120、第一电极图案112以及第二电极图案 122是由薄膜沉积等相关半导体制程制作而成的。因此,第一导电层110、第 一电极图案112以及第二导电层120、第二电极图案122例如是分别形成于一 第一基板10与一第二基板20上。实际上,触控面板IOO多与一显示面板贴合以提升电子产品的操作便利性。为了进一步使触控面板ioo具有良好的光学性 质,第一导电层110与第二导电层120例如由透明导电材质制作而成。在本实 施例中,透明导电材质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或其它材质。制作第一 导电层IIO与第二导电层120时,可以调整制程条件使其具有一定的阻抗性, 以使触控面板100能够正常运作。简言之,第一导电层110与第二导电层120 具有导电的性质,但第一导电层IIO与第二导电层120的导电性不如第一电极 图案112与第二电极图案122的导电性。此外,为了将第一导电层IIO与第二 导电层120区隔开来,触控面板IOO可以更于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之间 配置多个间隙物30。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图案112各自独立,各个第一电极图案112例如是直 线线段图案或是折曲线段图案。图1A中绘示的线段仅为示意说明而已,实际 上,第一电极图案112可以是Z字型、I字型、L型、阶梯形等多种形状。此 外,第一电极图案112可以排列成数列且各列第一电极图案112相互交错。也 就是说,环绕于第一导电层IIO周围的第一电极图案112例如可以完全框住第 一导电层110。另外,第二电极图案122也是各自独立的直线、折曲线、弧线 等规则或是不规则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图案112与第二电极图案 122可以是以相似的原则配置,却不限定为相同的图案或是不同的图案。同时, 环绕第二导电层120的第二电极图案122也可以排成数列并交错排列以框住第 二导电层120。在各个电极图案112、 122都各自独立且围绕导电层IIO与120的条件下, 触控面板IOO能够进行至少两种触控感测模式。这两种触控感测模式例如是表 面电容式触控感测模式以及五线电阻式触控感测模式。两种触控感测模式将举 例描述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凡可应用于上述电极图案设计的各种触 控感测模式实质上都可以被应用于触控面板100。图2A与图2B分别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进行表面电容式触控感测时的 示意图,其中仅绘示第一导电层等部份组件。请先同时参照图1A与图2A,触 控面板100例如还具有多个第一引线112A 112D。第一引线112A 112D例如 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一第一导电层、一第二导电层、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图案,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环绕所述第一导电层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且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环绕所述第二导电层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具有一第一导电层、一第二导电层、多个第一电极图案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图案,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环绕所述第一导电层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且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环绕所述第二导电层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多个第一引线, 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图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矩 形,且所述第一引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角落或侧边。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各 自独立且实质上共同环绕所述第一导电层。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为 一直线线段或一折曲线段。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