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双通道进气道的设计以及研究过程中,需要面临研究多变量同时变化时的流场情况,例如分流板处于不同位置,以及不同涡轮通道、冲压通道的出口出口反压条件下的进气道内部流动特性。由于分流板位置在模态转换过程中是连续变化的,以及涡轮通道和冲压通道的出口反压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组合,因此存在多种所需研究的不同参数的组合。尤其是在双通道进气道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大量的不同变量组合条件下的进气道的气动特性,否则难以做到真正的全局最优,只是局部的优选。
2、目前常用的内部流动特性获取方式多为传统的cfd计算以及试验的方式。完全采用传统的cfd方法进行逐一计算,存在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难题;试验则面临周期长、成本高、可调整性差等问题。因此在tbcc进气道的研究中需要一种能够对流场进行快速预测的算法,从而节省设计分析时间,提高设计分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pod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确定研究变量具体包括:涡轮通道出口反压和冲压通道出口反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为对样本矩阵中的所有样本进行CFD数值模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采用POD算法的逆算法,完成数据重构并获得重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d算法结合rbf算法的双通道进气道流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确定研究变量具体包括:涡轮通道出口反压和冲压通道出口反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od算法结合rbf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青,张宇超,桂丰,李中龙,叶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