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991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送片装置,包括输送极板的链条、推板,还包括一将所述的极板从所述的链条上自动过渡传输而不用推板推动的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的一端位于链条的下方,另一端位于链条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皮带、同步带或者其他类型的输送机构,将链条传送过来的极板自动输送到同步带或者皮带上,通过极板与同步带或皮带等之间的静摩擦力,极板与同步带同步移动,从而完好的被传送到预定位置,送片的整个过程极板不受推力作用,因此对极板不造成任何损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极板包封配组的
,具体是一种送片装置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装配生产过程中,正、负极板需要用隔板进行包封,并按规定的数量、顺 序,整齐地叠成一组,即通常所说的包封配组。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目前 国内外很多厂家都使用全自动包封配组机来完成这道工序,操作者只要添加正、负极板、隔 板,以及取走包封配组好的极群组即可。 在这道工序中,极板经包封后需要输送至预定位置。现有送片机构包括输送链条 11、推板12、托板15。由隔板13包封好的极板14经输送链条11输送至托板15的斜坡时, 由推板12 —直推送至预定位置。在此过程中,包封好的极板从托板15的斜坡开始到预定 位置,托板15本身无动力,只能靠推板12的推力才能送至预定位置,隔板通常要超出极板, 而隔板材质较软且易破,推板12推的部位隔板就易变形,甚至破损,影响电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推力作用在隔板上送片的采用传送机构的送片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送片装置,包括输送极板的链条、推板,还包括一将所述的极板从所述的链条 上自动过渡传输而不用推板推动的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的一端位于链条的下方,另 一端位于链条的上方。 所述的传输机构为同步带传输机构,该机构包括,同步带、同步轮、第一带轮、第二 带轮以及第三带轮,所述的同步轮设置在输送链条的下方,所述的第三带轮设置在输送链 条的上方,所述的同步带绕在所述的同步轮和第三带轮上,所述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设 置在所述的同步轮和第三带轮中心连线两侧同步带的下方,使位于所述的第一带轮、第二 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的同步带水平移动。 所述的传输机构为链轮传输机构或者皮带传输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皮带、同步带或者其他类型的输送机构,将链条 传送过来的极板自动输送到同步带或者皮带上,通过极板与同步带或皮带等之间的静摩擦 力,极板与同步带同步移动,从而完好的被传送到预定位置,送片的整个过程极板不受推力 作用,因此对极板不造成任何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送片机构。 图2为现有送片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送片装置,主要包括输送链条1、推板2、以及由同步带5、 带轮6、带轮7、带轮8、同步轮9。通过动力装置,由隔板3包封好的极板4通过输送链条1 输送至同步带5的斜坡处,同步带5将极板4自动输送至预定位置。在此过程中,从同步带 5的斜坡处至预定位置,由于同步轮9带动力装置,包封好的极板4由同步带5自动输送, 而不需要推板2推动。同时,为了保证推板2不推到包封好的极板4,将推板2改短,推板2 只能推到下面未包封的极板10。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已设计好同步带5的速度等参数,保证 了送片的精度。 本技术的传输机构还可以皮带传输机构、或者通过链轮驱动的链传输机构等。权利要求一种送片装置,包括输送极板的链条、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将所述的极板从所述的链条上自动过渡传输而不用推板推动的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的一端位于链条的下方,另一端位于链条的上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机构为同步带传输机构, 该机构包括,同步带、同步轮、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以及第三带轮,所述的同步轮设置在输送 链条的下方,所述的第三带轮设置在输送链条的上方,所述的同步带绕在所述的同步轮和 第三带轮上,所述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设置在所述的同步轮和第三带轮中心连线两侧同 步带的下方,使位于所述的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的同步带水平移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机构为链轮传输机构或 者皮带传输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送片装置,包括输送极板的链条、推板,还包括一将所述的极板从所述的链条上自动过渡传输而不用推板推动的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的一端位于链条的下方,另一端位于链条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皮带、同步带或者其他类型的输送机构,将链条传送过来的极板自动输送到同步带或者皮带上,通过极板与同步带或皮带等之间的静摩擦力,极板与同步带同步移动,从而完好的被传送到预定位置,送片的整个过程极板不受推力作用,因此对极板不造成任何损伤。文档编号B65G37/00GK201473024SQ20092023048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袁爱阳, 陈雷 申请人:先恩特(南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片装置,包括输送极板的链条、推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将所述的极板从所述的链条上自动过渡传输而不用推板推动的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的一端位于链条的下方,另一端位于链条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袁爱阳
申请(专利权)人:先恩特南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