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gpu散热,尤其涉及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中呈现几何倍数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ai服务器应运而生。ai服务器通常采用多个gpu(图形处理单元)模块来增加数据处理能力,因为gpu在并行计算方面具有优势,并且适用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计算密集型任务。然而,由于gpu模块的功耗(tdp)相对较高,因此对于散热的需求也就相应提高。
2、目前现有的ai服务器用的gpu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大多选择风冷或水冷的方式,其中风冷散热的方式大多采用扇叶转动来进行降温散热,在服务器中,gpu模块通常是紧密排列的,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并提高计算密度,然而,当模块之间距离较近时,空气流动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散热效果较差,当扇叶面对密集的gpu模块时,它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空气流动,或者无法将热空气有效地排出,从而减少散热系统的整体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
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盖体(2)通过螺钉(3)与壳体(1)连接,所述壳体(1)外壁安装有两组扇叶(6),两组所述扇叶(6)均延伸至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块一(4)与装置块二(5),所述壳体(1)内底部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安装有散热管(23),所述壳体(1)内底壁安装有散热片(14),所述散热管(23)外壁与散热片(14)内壁接触,所述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一(15),所述往复丝杠一(15)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丝杠套一(17),所述丝杠套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与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盖体(2)通过螺钉(3)与壳体(1)连接,所述壳体(1)外壁安装有两组扇叶(6),两组所述扇叶(6)均延伸至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块一(4)与装置块二(5),所述壳体(1)内底部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安装有散热管(23),所述壳体(1)内底壁安装有散热片(14),所述散热管(23)外壁与散热片(14)内壁接触,所述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一(15),所述往复丝杠一(15)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丝杠套一(17),所述丝杠套一(17)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18),所述框架(18)外壁呈u型,所述框架(18)内壁安装有滑动组件,所述框架(18)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有喷气板(20),所述喷气板(20)滑动连接在散热片(1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框架(18)内壁的往复丝杠二(19),所述往复丝杠二(19)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丝杠套二(29),所述喷气板(20)固定连接在丝杠套二(29)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齿条(22),所述框架(18)外壁转动连接有齿轮二(21),所述齿轮二(21)与往复丝杠二(19)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二(21)与齿条(22)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6),所述限位杆(16)与丝杠套一(17)滑动连接,所述丝杠套二(29)上端面呈平面设置,所述丝杠套二(29)上端面与框架(18)内顶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i服务器gpu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运,张富刚,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铠沙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