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及覆膜粘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697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4:5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及覆膜粘结方法,其中,覆膜粘结装置包括输送模组、电磁波加热模组和红外加热模组。输送模组构造有承载面,承载面用于承载待粘结的太阳能电池组合件;输送模组用于将待粘结的太阳能电池组合件输送至预设位置;电磁波加热模组设置于承载面背离待粘结的太阳能电池组合件的一侧,并与承载面抵接;红外加热模组设置于承载面背离电磁波模组的一侧。当通过上述装置进行加热粘结太阳能电池组合件时,太阳能电池组合件的上表面处的第一封装胶膜与上互联条及电池片上表面实现紧密粘结贴合。同时下表面处的第二封装胶膜与下互联条及电池片下表面实现紧密粘结贴合,如此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有效功率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电池组件电池串制备,特别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合件的覆膜粘结装置及覆膜粘结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中,减少银浆用量是降本的主要路线,无主栅线电池片技术为在常规电池片基础上,去掉主栅线,仅保留细栅线,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银浆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大电池片的有效光照面积,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在无主栅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由于主栅线及银浆焊点不存在,则需要将多个互联条与电池的细栅线粘结,并利用封装胶膜(覆膜)固定互联条,以确保电池串加工成组件过程中电池细栅与互联条的良好接触导通。然而相关技术中,封装胶膜与互联条、电池片表面的贴合处因加热不均匀易于出现较大空隙,如此使得三者的贴合效果较差,进而使得互联条与细栅线易于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而且在后续电池串的搬运、封装过程中,更加易于放大这种接触不良,从而最终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有效功率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封装胶膜与互联条、电池片的贴合处因易于出现较大空隙、三者的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还包括压具(400);所述压具(400)用于压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合件(500)于所述承载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组(100)包括输送带(120)和驱动件(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模组(300)包括红外加热灯箱(310)和红外灯管(320);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还包括压具(400);所述压具(400)用于压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合件(500)于所述承载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组(100)包括输送带(120)和驱动件(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模组(300)包括红外加热灯箱(310)和红外灯管(3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加热模组(200)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电磁波加热模组(200)沿所述输送模组(10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6.一种太阳能电池串的覆膜粘结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民冯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