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36080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位于三维喷绘系统中,所述三维喷绘系统用于对三维模型(10)进行喷绘,包括有至少一组墨盒供墨装置,每组所述墨盒供墨装置分别与一个喷墨头(4)相连通,所述墨盒供墨装置与一个储气瓶(8)相连通,所述储气瓶(8)与一个真空泵(9)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其可以让喷墨头克服由于自身进行加速度、速度不固定的三维运动而导致的内部气压变化,保证喷墨头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负压上,实现稳定的供墨,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喷绘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
技术介绍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型喷墨打印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平面彩色喷绘作业 中。随着喷绘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技术、3D技术的发展,浮现出越来越多的三维喷绘作业需 求。 然而,现有的喷墨打印设备仅能对平面材质进行打印,虽然平面喷绘行业目前已 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平面供墨系统。但是由于这些供墨系统大多使用"虹吸" 原理进行供墨,这种供墨方式决定了该供墨系统只能维持喷墨头在与墨水水平的平面上进 行运动,而不能让喷墨头在垂直地面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无法满足三维喷绘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平面供墨系统中,多采用一级墨盒供墨直接给喷墨头供 墨,且喷墨头与墨盒固定在同一平面,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移动都很容易造成墨滴流出喷 墨头,影响效果。而在三维喷绘中,要求供墨装置的一部分随着喷头做紧贴三维模型的运 动,运动具有不规则性,这就要求三维喷绘供墨装置在结构上有很好的自由度,能够随着喷 墨头的运动而伸縮,产生一定的变形,同时保证稳定的供墨。 在三维喷绘中,每个喷头都需要进行三维上的运动,该运动由电机驱动,所以要求供墨系统在喷头端的供墨装置在体积和重量上都不能太大,以减小电机的负载。 三维喷绘供墨与平面喷绘供墨的最大区别为墨水的储存装置(墨盒)与喷墨头的底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喷墨头在垂直地面方向上进行运动,且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不固定,因此喷墨头中的气压容易发生变化,无法稳定地进行供墨。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其可以让喷墨头克服由于自 身进行加速度、速度不固定的三维运动而导致的内部气压变化,保证喷墨头内的气压维持 在一个恒定的负压上,实现稳定的供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其可以让喷墨头克服由 于自身进行加速度、速度不固定的三维运动而导致的内部气压变化,保证喷墨头内的气压 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负压上,实现稳定的供墨,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 意义。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位于三维喷绘系统中,所述三维喷绘 系统用于对三维模型10进行喷绘,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组墨盒供墨装置,每组所述 墨盒供墨装置分别与一个喷墨头4相连通,所述墨盒供墨装置与一个储气瓶8相连通,所述 储气瓶8与一个真空泵9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墨盒供墨装置为多组三级墨盒供墨装置,每组所述三级墨盒供墨装 置包括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互相连通的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和三级墨盒3,所述三级墨盒3与喷墨头4相连通且位于喷墨头4的正上方,所述三级墨盒3与储气瓶8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三级墨盒3顶部通过一根进墨管31与二级墨盒2相连通,所述三级 墨盒3中部通过一根出气管32与一个储气瓶8相连通,所述三级墨盒3中部还具有一根出 墨管33,所述三级墨盒3通过该出墨管33与喷墨头4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 喷绘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墨管31上设置有一个控速阀门,用于控制二级墨盒2中 的墨水流向三级墨盒3中的流速;所述出墨管33上设置一个开关阀门,用于控制三级墨盒 3是否对喷墨头4进行供墨。 优选地,所述一级墨盒1的体积大于二级墨盒2的体积,所述二级墨盒2的体积大 于所述三级墨盒3的体积,所述三级墨盒3与喷墨头4之间具有固定的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二级墨盒2中具有液位反馈装置,所述二级墨盒2与一级墨盒1之间 设置有一个微型墨泵5,所述微型墨泵5两端分别与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相连通,所述微 型墨泵5位于二级墨盒2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三维喷绘系统包括有一个龙门机器人7,所述龙门机器人7中放置有 所述三维模型IO,所述墨盒供墨装置位于所述龙门机器人7上。 优选地,所述二级墨盒2位于所述龙门机器人7的顶部,所述一级墨盒1位于所述 二级墨盒2的上方,所述三级墨盒3位于所述龙门机器人7顶部下方具有的末端执行器上。 优选地,所述龙门机器人7顶部下方具有的末端执行器与一个三维喷墨运动控制 装置6相连接,所述三维喷墨运动控制装置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墨盒3和喷墨头4,所 述三维喷墨运动控制装置6用于驱动三级墨盒3和喷墨头4沿着三维模型10表面运动。 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维喷 绘供墨系统,其可以让喷墨头克服由于自身进行加速度、速度不固定的三维运动而导致的 内部气压变化,保证喷墨头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负压上,实现稳定的供墨,适合大规 模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 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l,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位于三维喷绘系统中,该三维喷 绘系统用于对三维模型10进行喷绘,所述三维喷绘系统包括有一个龙门机器人7,所述龙 门机器人7中放置有三维模型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龙门机器人7用于承载该三维模型10,同时提供 X、Y、Z三维方向上三个自由度的运动。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龙门机器人7上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多组三级墨盒供墨装置,每组三级墨盒供墨装置分别与一个喷墨头4相连通,用于对喷墨头进行供墨; 具体实现上,参见图1,每组三级墨盒供墨装置包括有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互相连通的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和三级墨盒3,所述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和三级墨盒3的 材质为耐墨水腐蚀的塑料容器,所述一级墨盒1的体积大于二级墨盒2的体积,所述二级墨 盒2的体积大于所述三级墨盒3的体积。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级墨盒2位于所述龙门机器人7的顶部,所述一级墨盒1位于 所述二级墨盒2的上方,所述龙门机器人7顶部下方具有末端执行器,所述三级墨盒3位于 所述龙门机器人7顶部下方具有的末端执行器(End-Effector)上; 所述二级墨盒2中具有液位反馈装置,从而能够自动从一级墨盒1中抽取墨水以 维持一定的墨水量。参见图l,具体结构为所述二级墨盒2与一级墨盒1之间设置有一个 微型墨泵5,所述微型墨泵5两端分别与一级墨盒1、二级墨盒2相连通,所述微型墨泵5位 于二级墨盒2的上方,该微型墨泵5根据二级墨盒2中反馈的液位从一级墨盒1抽取墨水, 将一级墨盒1中的墨水输送到二级墨盒2中,对二级墨盒2进行实时供墨,使得二级墨盒2 中的墨水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所述三级墨盒3与喷墨头4相连通且位于喷墨头4的正上方,所述三级墨盒3与 喷墨头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三级墨盒3与喷墨头4之间的高度差维持固定不变,即具有固 定的高度差,具体高度差的大小与墨盒的体积以及要喷绘的三维模型10的特性决定,在喷 墨头4进行三维运动时,所述三级墨盒3随着该喷墨头4 一起运动; 在本专利技术中,参见图1 ,所述三级墨盒3顶部通过一根进墨管31与二级墨盒2相连 通,所述三级墨盒3中部通过一根出气管32与一个储气瓶8相连通,所述三级墨盒3中部 还具有一根出墨管33,通过该出墨管33与喷墨头4相连通;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储气瓶8与一个真空泵9相连通,该真空泵9通过对储气瓶8中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喷绘供墨系统,位于三维喷绘系统中,所述三维喷绘系统用于对三维模型(10)进行喷绘,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组墨盒供墨装置,每组所述墨盒供墨装置分别与一个喷墨头(4)相连通,所述墨盒供墨装置与一个储气瓶(8)相连通,所述储气瓶(8)与一个真空泵(9)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泰陈新伟孙雷王鸿鹏石涛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