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吐水液收集监测方法及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技术

技术编号:423329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吐水液收集监测方法及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基底层、传感电极层、收集层,传感电极层位于基底层与收集层之间,在基底层与收集层之间形成储液腔;传感电极层包括传感电极和传感导线,传感导线与传感电极连接,传感电极位于储液腔内;在收集层上开设有收集孔,收集孔与储液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植物自身吐水的非侵入性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目标物的实时检测,并避免了传感器侵入所带来的植物胁迫。能够持续监测植物物质吸收和健康情况,用于指导作物精准管理,为未来植物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特别是一种植物吐水液收集监测方法及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


技术介绍

1、环境、疾病、害虫导致的多元化生长压力对作物健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传感器技术快速获取植物健康参数能够为生产者提供精准有效的作物管理决策数据,但传统传感器因体积大、操作复杂、成本高很难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可穿戴传感器的发展给人体健康检测带来了轻量化、连续监测和低成本新契机,但在植物健康监测方面仍处于研究初期。目前已经开发出用于监测植物生长传感器、微气候传感器和植物胁迫的可穿戴传感器,但是在对植物内部化学物质或激素含量检测时仍需要进行侵入检测,这不仅对传感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出了很高要求,而且很可能导致植物细胞产生刺激,从而造成结果不准确。

2、吐水是植物中最显著的可见现象之一,多发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等,如水稻、草莓、玉米、小麦等。如人体汗液一样,植物吐水液虽呈现透明/半透明状态,但其中含有大量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如激素、代谢产物等。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环境的不同,一天内每片叶子吐水量能够达数毫升之多,特别是日出日落前后吐水量尤为突出。目前,这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1)、传感电极层(2)、收集层(5、6),传感电极层(2)位于基底层(1)与收集层(5、6)之间,在基底层(1)与收集层(5、6)之间形成储液腔(40);传感电极层(2)包括传感电极和传感导线(20),传感导线(20)与传感电极连接,传感电极位于储液腔(40)内;在收集层(5、6)上开设有收集孔(60),收集孔(60)与储液腔(4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导线(20)上涂敷有防水层(3),防水层(3)位于传感电极层(2)与收集层(5、6)之间,在防水层(3)与收集层(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1)、传感电极层(2)、收集层(5、6),传感电极层(2)位于基底层(1)与收集层(5、6)之间,在基底层(1)与收集层(5、6)之间形成储液腔(40);传感电极层(2)包括传感电极和传感导线(20),传感导线(20)与传感电极连接,传感电极位于储液腔(40)内;在收集层(5、6)上开设有收集孔(60),收集孔(60)与储液腔(4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导线(20)上涂敷有防水层(3),防水层(3)位于传感电极层(2)与收集层(5、6)之间,在防水层(3)与收集层(5、6)之间设置有储液层(4),在储液层(4)上开设有引流槽(41),收集孔(60)与储液腔(40)之间通过引流槽(4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收集层(5、6)上开设有排气孔(61、62),排气孔(61、62)位于左右两侧,排气孔(61、62)与储液腔(40)连通,排气孔(61、62)尺寸小于收集孔(60)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感电极包括新烟碱农药检测电极(we1)、水杨酸检测电极(we3)、ph检测电极(we2)、参比电极(re)、对电极(c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ph检测电极位于新烟碱农药检测电极(we1)与水杨酸检测电极(we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式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新烟碱农药检测电极(we1)、水杨酸检测电极(we3)、ph检测电极(we2)及对电极(ce)均由激光诱导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光雷李明于思萍王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