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1、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纵横延伸几十甚至几百千米,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高压输电线路受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很大,每年电网停电事故主要由线路事故引起。传统输电线路检查主要依靠运行维护人员周期性巡视,虽能发现设备隐患,但由于本身的局限性缺乏对特殊环境和气候的检测,在巡视周期真空期也不能及时掌握线路走廊外力变化,极易在下一个巡视未到之前,由于缺乏监测发生线路事故。
2、极端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影响严重,现有的输电线路监测设备存在可靠性不足、通信不畅、供电及运维困难等不足,如何通过一定的监测手段,并结合电力气象技术,实现输电线路在极端自然灾害下的可靠监测与动态感知,提升电网设备气象监测能力,是电网面临的重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采集单元、监测节点单元、网络传输单元和监控中心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传感模块设置在杆塔顶部的水平面上,用于采集杆塔的双向倾斜数据;所述应变传感模块分别设置在杆塔的塔身及横担上,用于采集杆塔关键部位的应变数据;所述拉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杆塔与导线的连接处,用于采集导线对杆塔所施加的拉力;所述气象传感模块设置在杆塔的顶部,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气象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区域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采集单元、监测节点单元、网络传输单元和监控中心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传感模块设置在杆塔顶部的水平面上,用于采集杆塔的双向倾斜数据;所述应变传感模块分别设置在杆塔的塔身及横担上,用于采集杆塔关键部位的应变数据;所述拉力传感模块设置在杆塔与导线的连接处,用于采集导线对杆塔所施加的拉力;所述气象传感模块设置在杆塔的顶部,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和气压等气象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模块和所述气象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获取输电线路导线的振动数据,用于存储气象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及对应的导线振动数据,用于构建对应输电线路节点的导线振动预测模型并利用历史振动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进行训练,用于利用导线振动预测模型并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对导线振动进行预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传感模块、所述加速度传感模块和所述气象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获取输电线路导线的舞动数据,用于存储气象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及对应的导线舞动数据,用于构建对应输电线路节点的导线舞动预测模型并利用历史舞动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进行训练,用于利用导线舞动预测模型并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对导线舞动进行预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区域输电线路极端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拉力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和所述气象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获取输电线路导线的覆冰数据,用于存储气象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及对应的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德贵,邵奇,刘善峰,高阳,吴晨光,李功明,李苗苗,杨磊,王超,袁少光,毛万登,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