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293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薄膜领域,公开了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及其制备方法。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或其衍生物、双卤二苯甲酮及其他双卤单体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作用下,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进行亲核缩聚,经单卤化合物封端剂封端后,得到具有优异耐热性且可溶解的共聚芳醚酮。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共聚芳醚酮可溶解于氯仿、N‑甲基吡咯烷酮等溶剂,玻璃化转变温度介于250‑340℃。采用溶液法刮制成薄膜,薄膜的厚度介于8‑150μm,拉伸模量高于1.4GPa,拉伸强度高于70MPa,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通讯、半导体、电缆、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薄膜领域,涉及高性能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芳醚酮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耐热等级高,力学性能、电性能和抗辐射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信息、能源等许多高新
由于较强的分子链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聚芳醚酮的溶解性较差且加工粘度较高,加工成薄膜制品较困难。蹇锡高等[cn111944143a;cn101817927a;cn101759854a;cn101591431;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2,22;polymer 2020,198,122525]通过将扭曲非共平面的二氮杂萘酮结构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赋予了杂环聚芳醚良好溶解性和耐热性。杂环聚芳醚已应用于耐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分离膜材料、耐高温涂料、耐高温绝缘漆等领域。

2、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分子设计,创新性地制备了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开发了一种耐高温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其特征在于,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的厚度介于8~150μm;

2.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或其衍生物、其他双酚或类双酚化合物、4.4-二卤二苯甲酮及其他双卤化合物为单体,经溶液共聚合得到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反应简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惰性气体为氩气、氦气、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为Li2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其特征在于,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的厚度介于8~150μm;

2.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或其衍生物、其他双酚或类双酚化合物、4.4-二卤二苯甲酮及其他双卤化合物为单体,经溶液共聚合得到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共聚芳醚酮,反应简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惰性气体为氩气、氦气、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为li2co3、na2co3、k2co3、rb2co3、cs2co3、caco3、lihco3、nahco3、khco3、rbhco3、cshco3、lif、naf、kf、rbf、csf、baf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海蹇锡高翁志焕刘乾刘程宗立率李楠李秀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