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丸初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213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丸初分离装置,包括液槽和设置在液槽中的筛网,液槽上设有进料管,筛网将液槽分割成溢流腔体和收集腔体两部分,该两部分腔体上分别设有出液口和出料口,筛网与水平面呈一倾斜角度设置,使液槽中经过初分离的液丸混合物位于筛网一侧的收集腔体中;初分离后的冷凝液位于筛网另一侧的溢流腔体中,两种状态的物料分别经出料口、出液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却能有效对液丸进行初分离,工作效率高,减轻液丸精分离的工作负担;筛网框架和横梁、竖梁上吹气口的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了筛网的堵塞,无需对筛网进行频繁清洗,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丸分离装置,尤其是适用于滴丸生产线上的液丸初分离装置,属于制药机械

技术介绍
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 药滴收縮冷凝而制成的制剂。为了区别于用滴制法生产的胶丸,业内习惯上称其为实心滴 丸。随着滴丸这种剂型越来越多的在各种药物中的应用,对其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要求 也逐渐提高。众所周知,滴丸的加工过程就是使药液滴入冷凝液中迅速冷却,表面张力作用 使液滴收縮并冷凝成固态而获得滴丸。因此,成形的滴丸初期是和冷凝液混合在一起的,想 得到最终纯净的滴丸成品,且不会因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而影响滴丸的药效,就必须要对液 丸进行彻底的分离。 现有的分离方法一般是采用在混合容器中设置筛网的方式,将滴丸经筛网筛分出 来并将剩余的冷凝液排放出去以实现对两者的分离。在现有液丸分离装置中,由于滴丸的 粒度很小,因此筛网网格的间隙相应也比较小。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滴丸粘着 在筛网上并造成筛网堵塞的问题,需要经常对筛网进行清洗,同时液丸的分离效果也不太 理想,存在工作效率低、废品率高等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丸初分离装置,包括液槽(1)和设置在液槽中的筛网(2),液槽上设有进料管(5),筛网(2)将液槽分割成溢流腔体(13)和收集腔体(14)两部分,该两部分腔体上分别设有出液口(11)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网(2)与水平面呈一倾斜角度设置,使液槽(1)中经过初分离的液丸混合物位于筛网一侧的收集腔体(14)中,冷凝液位于筛网另一侧的溢流腔体(13)中,并分别经出料口(12)、出液口(11)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希军王秀宏许伟魏均友谢全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