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光源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151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光源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对向放电灯的两个电极间供给交流电流的交流电流的频率(fd)周期性进行切换。该频率(fd)的切换,通过将频率(fd)的切换周期(Tm3)内的多个期间中的频率(fd)设为相互不同的值来进行。然后,在满足了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切换周期(Tm3)内频率(fd)最高的最高频率期间(Th3)、与切换周期(Tm3)内频率(fd)最低的最低频率期间(Tl3)之间,使频率(fd)非单调地变更。由此,可使放电灯使用更长期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电极间的放电而进行点亮的放电灯的驱动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投影仪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源,可使用超高压放电灯等高亮度放电 灯。在这样的超高压放电灯中,形成电弧的电极间的距离随着使用而变长,导致光学系统的 光利用效率降低,投影仪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的照度降低。为了抑制这样的显示图 像的照度的降低,提出了一种利用通过灯电压的上升可检测出电极间距离变长的情况,随 着灯电压的上升,使点亮频率按规定时间上升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通过使 点亮频率上升,可在电极的前端再形成突起,通过抑制电极间距离的增大,从而抑制显示图 像的照度的降低。特开2005-276623号公报 但是,基于超高压放电灯的状态,点亮频率被维持为高的状态。该情况下,有可能 伴随着在电极的前端形成的突起的变形或微小化的突起的多数化得以发展,发生电弧的形 成位置移动的所谓电弧跃迁。而且,有可能因被维持为高频率的点亮频率、材质或形状等电 极的状态,导致电极材料向超高压放电灯内部蒸镀的黑化等劣化得以发展。另外,在电极的 劣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仅通过使用一定的高的点亮频率,有可能不能抑制电极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灯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向前述放电灯的两个电极间供给交流电流的交流电流供给部;和对前述交流电流供给部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周期性进行切换的驱动频率切换部;前述驱动频率切换部通过将切换周期内的多个期间中的前述频率设为相互不同的值,对前述频率进行切换,在满足了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在前述切换周期内前述频率最高的最高频率期间、与前述切换周期内前述频率最低的最低频率期间之间,使前述频率非单调地变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岛彻生相马成泰山内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