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具体是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缝纫线即为针织衣物制品所需的线,缝纫线按原料可分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缝纫线及混合缝纫线三大类。涤纶也叫高强线、锦纶缝纫线叫做尼龙线、我们通常会犯称作(珠光线)涤纶缝纫线是有涤纶长纤或者短纤捻成的、耐磨、缩水率低、化学稳定性好。
2、在中国专利202321210848.8中,本技术涉及缝纫线表面加工
,且公开了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包括安装顶座,安装顶座正下方设置有多头润滑油出料机,多头润滑油出料机底部呈水平等距离状设置有五个电动出料口,多头润滑油出料机底壁且位于每个电动出料口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导流罩,导流罩底部设置有顺滑机构,顺滑机构包括顺滑筒。本技术通过整体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的顺滑结构采用多润滑油出料口结构设计,即每组顺滑筒顶部对应导流罩各开设有一组润滑油出料口,每组润滑油出料口为多个且呈自前向后等距离状设置,进行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工作时,可以对通过的上色后缝纫线表面进行均匀的顺滑处理工作。
3、现有的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存在在对缝纫线进行上色处理时,通常采用浸染的方式,由于一次性浸染的缝纫线较多,将缝纫线一同泡进浸染缸内部时,夹在中间位置的缝纫线难以吸附到染料,导致缝纫线上色不均匀,以及缝纫线在上色过程中,为了使缝纫线上色均匀,通常需要对染缸内部的缝纫线进行搅拌,所有缝纫线散落在一起,受到搅拌之后,极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打结的问题。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缝纫线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现有的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在对缝纫线进行上色处理时,通常采用浸染的方式,由于一次性浸染的缝纫线较多,将缝纫线一同泡进浸染缸内部时,夹在中间位置的缝纫线难以吸附到染料,导致缝纫线上色不均匀,以及缝纫线在上色过程中,为了使缝纫线上色均匀,通常需要对染缸内部的缝纫线进行搅拌,所有缝纫线散落在一起,受到搅拌之后,极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打结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包括上色润滑处理箱,所述上色润滑处理箱的内部安装有缝纫线摇晃组件,且缝纫线摇晃组件的内部安装有缝纫线固定组件,并且缝纫线固定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缝纫线防漂浮组件,所述上色润滑处理箱的底部一体化连接有处理箱底板,且上色润滑处理箱的边侧连通有排水口,并且排水口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缝纫线固定组件包括缝纫线支撑杆、第二转轴、缝纫线限位杆、缝纫线分隔针、固定卡块,所述缝纫线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缝纫线限位杆,所述缝纫线限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缝纫线分隔针,且缝纫线限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
3、优选的,所述缝纫线分隔针关于缝纫线限位杆的底部等间距设置,且缝纫线限位杆通过第二转轴与缝纫线支撑杆构成转动结构,所述固定卡块与缝纫线支撑杆构成卡合结构。
4、优选的,所述缝纫线摇晃组件包括摇晃框、t型滑块、锯齿版、传动齿轮、第一转轴、伺服电机,所述摇晃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且摇晃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锯齿版,所述锯齿版的顶部啮合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并且第一转轴的端部安装有伺服电机。
5、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转轴、传动齿轮与锯齿版构成传动结构,且传动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上色润滑处理箱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摇晃框通过t型滑块与上色润滑处理箱构成滑动结构,且t型滑块关于上色润滑处理箱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6、优选的,所述缝纫线防漂浮组件包括孔洞板、第一磁铁、第二磁铁,所述孔洞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的底部紧密贴合有第二磁铁。
7、优选的,所述孔洞板通过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与摇晃框构成磁性吸附结构,且第二磁铁与摇晃框为一体化设置。
8、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底板为倾斜设置,所述密封盖与排水口构成螺纹可拆卸结构,且排水口与上色润滑处理箱构成连通结构。
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10、1.本技术设置有缝纫线固定组件,缝纫线限位杆底部等间距排列的缝纫线分隔针便于能够将挂在缝纫线支撑杆上的缝纫线分开固定,便于防止缝纫线在染色过程中堆积在一起,便于使缝纫线的各个位置都能够完全浸泡到绕染色液,使缝纫线上色更加均与,同时将缝纫线分开固定,便于防止在染色过程中,缝纫线缠绕在一起不易分解;
11、2.本技术设置有缝纫线摇晃组件,利用摇晃框的来回摇晃,带着固定在其内部的缝纫线在染液中来回摇晃,便于使缝纫线与染液更好的充分接触,使上色更加均匀,且用摇晃代替传动的搅拌,便于防止缝纫线缠绕在一起;
12、3.本技术设置有缝纫线防漂浮组件,孔洞板卡在摇晃框的内部,挡在缝纫线的顶部,且在染色或者润滑的过程中,时溶液没过孔洞板,便于保证缝纫线能够完全浸泡在染色或者润滑的溶液内部,便于防止部分缝纫线由于自身浮力漂浮在溶液顶部,影响上色润滑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色润滑处理箱(1),所述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缝纫线摇晃组件(2),且缝纫线摇晃组件(2)的内部安装有缝纫线固定组件(3),并且缝纫线固定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缝纫线防漂浮组件(4),所述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底部一体化连接有处理箱底板(5),且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边侧连通有排水口(6),并且排水口(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分隔针(304)关于缝纫线限位杆(303)的底部等间距设置,且缝纫线限位杆(303)通过第二转轴(302)与缝纫线支撑杆(301)构成转动结构,所述固定卡块(305)与缝纫线支撑杆(301)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摇晃组件(2)包括摇晃框(201)、T型滑块(202)、锯齿版(203)、传动齿轮(204)、第一转轴(205)、伺服电机(206),所述摇晃框(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202),且摇晃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6)通过第一转轴(205)、传动齿轮(204)与锯齿版(203)构成传动结构,且传动齿轮(204)通过第一转轴(205)与上色润滑处理箱(1)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摇晃框(201)通过T型滑块(202)与上色润滑处理箱(1)构成滑动结构,且T型滑块(202)关于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防漂浮组件(4)包括孔洞板(401)、第一磁铁(402)、第二磁铁(403),所述孔洞板(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402),且第一磁铁(402)的底部紧密贴合有第二磁铁(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板(401)通过第一磁铁(402)、第二磁铁(403)与摇晃框(201)构成磁性吸附结构,且第二磁铁(403)与摇晃框(201)为一体化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底板(5)为倾斜设置,所述密封盖(7)与排水口(6)构成螺纹可拆卸结构,且排水口(6)与上色润滑处理箱(1)构成连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色润滑处理箱(1),所述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内部安装有缝纫线摇晃组件(2),且缝纫线摇晃组件(2)的内部安装有缝纫线固定组件(3),并且缝纫线固定组件(3)的顶部设置有缝纫线防漂浮组件(4),所述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底部一体化连接有处理箱底板(5),且上色润滑处理箱(1)的边侧连通有排水口(6),并且排水口(6)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分隔针(304)关于缝纫线限位杆(303)的底部等间距设置,且缝纫线限位杆(303)通过第二转轴(302)与缝纫线支撑杆(301)构成转动结构,所述固定卡块(305)与缝纫线支撑杆(301)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线表面上色顺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线摇晃组件(2)包括摇晃框(201)、t型滑块(202)、锯齿版(203)、传动齿轮(204)、第一转轴(205)、伺服电机(206),所述摇晃框(2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202),且摇晃框(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锯齿版(203),所述锯齿版(203)的顶部啮合有传动齿轮(204),且传动齿轮(204)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05),并且第一转轴(20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浩,张桂君,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金牛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