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污染的生态效应归根到底为生物效应。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与城市、农村的水道、水库、水坑等相对静态水体质量关系密切。因此,水体污染的生态效应、自净作 用及生物学评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淡水浮游动物是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 桡足类四大类群组成,它们主要以有机颗粒物、细菌和藻类为食,是天然水域食物链中一个 重要环节。其中不少种类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有些种类本身能积累和代谢一定量的污染 物,在水体自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监测和评价 水体污染程度和自净作用,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所 以大面积应用浮游生物的综合利用是势必发展趋势。
技术介绍
浮游动物的养殖和网捞都比较简单,因为春夏季浮游动物一般仅能见到雌体,营 单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夏卵",较小,卵壳薄,卵黄少,不需受精,可直接发育为成虫。这些 成虫多是雌虫,再进行孤雌生殖。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红虫。 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体小的雄虫,开始进行两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冬卵",冬卵较夏 卵大,卵壳较厚,卵黄多。受精的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富营养化污水的生物利用生产方法和应用,其特征是: --利用富营养化的污水作为浮游动物的培养液进行养殖或者直接采集; --在富营养化的污水中采用网捞或者分离的方法收集浮游动物; --加工过程分为粉碎虫体、提取过程(血红素、色素及脂肪酸)、干燥过程(喷雾干燥色素等易氧化物质、剩余粗蛋白虫体); --干燥色素及提取物采用微胶囊或者膜处理、干燥方式为:喷雾干燥及流化床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