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桥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桥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055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52
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桥梁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包括π型钢梁与预制桥面板,π型钢梁位于预制桥面板的下方用于支撑预制桥面板。该π型钢混组合梁结构简单巧妙,拆装方便,能够大大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上述π型钢混组合梁在桥梁建造技术领域的推广及应用。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具有步骤少,缩短工时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与进度,有利于上述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在钢结构桥梁建造技术领域的推广及应用。一种桥梁,该桥梁应用有上述的π型钢混组合梁,同样具有制作效率高且成本低的优点,进而有利于上述桥梁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桥梁建造,具体是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桥梁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π型梁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造价低廉、架设方便等优点,在小跨径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预制混凝土π型梁受限于原材料、建造方式等原因,混凝土支模体系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拆装不便,给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带来不少问题。

2、公开号为cn11088391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预制混凝土π型梁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的预制混凝土π型梁的支模体系包括台座体系、支架体系和模板体系;所述的台座体系主要由肋梁台座、横梁台座及台座基础组成,肋梁台座和横梁台座是单元组装式的活动台座;所述的支架体系包括顶板支架、翼板支架和钢模支撑臂,顶板支架,翼板支架和钢模支撑臂是单元组装式的活动支架;所述的模板体系包括钢模与竹胶版组成的混合模板和π梁端模,在板肋与顶板的转角处以及翼板边角处采用钢模板,内模板和外模板采用竹胶板。上述方案虽然能提供一定的布设和组装的便利性,但是具有以下缺点,一方面,预制混凝土π型梁需要用支模体系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拆除不方便,工作量大,制作效率低;另一方面,模板/台座用量大、重复利用性低、材料周转率低,生产成本高,无疑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且资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该π型钢混组合梁结构简单巧妙,拆装方便,能够大大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上述π型钢混组合梁在桥梁建造
的推广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具有步骤少,缩短工时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与进度,有利于上述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在钢结构桥梁建造
的推广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该桥梁应用有上述的π型钢混组合梁,同样具有制作效率高且成本低的优点,进而有利于上述桥梁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2、上述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及其制作方法、桥梁在技术上相互关联,属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

3、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包括π型钢梁与预制桥面板,所述π型钢梁位于所述预制桥面板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预制桥面板;所述π型钢梁为多组,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每组所述π型钢梁由两个支撑梁组与连接横梁组成,所述连接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梁组之间;所述支撑梁组包括钢梁顶板、钢梁底板及钢梁腹板,所述钢梁顶板与所述钢梁底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钢梁腹板安装于所述钢梁顶板与所述钢梁底板之间。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梁顶板、所述钢梁底板及所述钢梁腹板均沿着所述预制桥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钢梁腹板与所述钢梁顶板、所述钢梁底板垂直设置。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梁顶板、所述钢梁底板两端的面积均大于主体处的面积。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梁顶板与所述钢梁底板之间安装有辅支撑板,所述辅支撑板为两块,两块所述辅支撑板沿着所述钢梁腹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沿着所述预制桥面板横向方向的所述π型钢梁中还设有支撑横板。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板,相邻两块所述连接板的背部安装有结构加强板,所述结构加强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板并实现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梁之间的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梁顶板顶部安装有多个剪力钉。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该混组合梁结构简单巧妙,组装方便,通过将π型钢梁与预制桥面板结合设置,将π型钢梁当作骨架,用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台座模板,能够大大简化支模体系结构及模板用量,从而节省制作材料,降低使用成本,同时该混组合梁便于组装,降低组装难度,能够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上述π型钢混组合梁在桥梁建造
的推广及应用。

11、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2、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述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包括以下步骤,

13、s1、将钢梁顶板、钢梁底板、钢梁腹板及连接横梁组装成π型钢梁,将π型钢梁转运至预制厂;

14、s2、将π型钢梁放置在台座上,并在π型钢梁顶部浇筑形成预制桥面板以及位于预制桥面板侧边的防撞护栏,完成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述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该方法具有步骤少,缩短工时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与进度,有利于上述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在钢结构桥梁建造
的推广及应用。

16、为了实现上述第三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所述π型钢混组合梁为多组,所述预制桥面板侧边形成有阶梯部,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混组合梁横向之间形成纵向现浇湿接缝;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混组合梁纵向之间墩固现浇固接槽。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撞护栏插接于所述预制桥面板侧边。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桥梁,该桥梁应用有上述的π型钢混组合梁,同样具有制作效率高且成本低的优点,进而有利于上述桥梁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π型钢梁与预制桥面板(11),所述π型钢梁位于所述预制桥面板(11)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预制桥面板(11);所述π型钢梁为多组,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梁之间通过连接件(8)连接;每组所述π型钢梁由两个支撑梁组与连接横梁(6)组成,所述连接横梁(6)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梁组之间;所述支撑梁组包括钢梁顶板(1)、钢梁底板(2)及钢梁腹板(3),所述钢梁顶板(1)与所述钢梁底板(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钢梁腹板(3)安装于所述钢梁顶板(1)与所述钢梁底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所述钢梁底板(2)及所述钢梁腹板(3)均沿着所述预制桥面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钢梁腹板(3)与所述钢梁顶板(1)、所述钢梁底板(2)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所述钢梁底板(2)两端的面积均大于主体处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与所述钢梁底板(2)之间安装有辅支撑板(4),所述辅支撑板(4)为两块,两块所述辅支撑板(4)沿着所述钢梁腹板(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预制桥面板(11)横向方向的所述π型钢梁中还设有支撑横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7),相邻两块所述连接板(7)的背部安装有结构加强板(10),所述结构加强板(10)通过所述连接件(8)固定于所述连接板(7)并实现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梁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顶部安装有多个剪力钉(9)。

8.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钢梁顶板(1)、钢梁底板(2)、钢梁腹板(3)及连接横梁(6)组装成π型钢梁,将π型钢梁转运至预制厂;S2、将π型钢梁放置在台座(12)上,并在π型钢梁顶部浇筑形成预制桥面板(11)以及位于预制桥面板(11)侧边的防撞护栏(13),完成π型钢混组合梁的制作。

9.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所述π型钢混组合梁为多组,所述预制桥面板(11)侧边形成有阶梯部(11-1),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混组合梁横向之间形成纵向现浇湿接缝(14);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混组合梁纵向之间墩固现浇固接槽(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13)插接于所述预制桥面板(11)侧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π型钢梁与预制桥面板(11),所述π型钢梁位于所述预制桥面板(11)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预制桥面板(11);所述π型钢梁为多组,相邻两组所述π型钢梁之间通过连接件(8)连接;每组所述π型钢梁由两个支撑梁组与连接横梁(6)组成,所述连接横梁(6)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梁组之间;所述支撑梁组包括钢梁顶板(1)、钢梁底板(2)及钢梁腹板(3),所述钢梁顶板(1)与所述钢梁底板(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钢梁腹板(3)安装于所述钢梁顶板(1)与所述钢梁底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所述钢梁底板(2)及所述钢梁腹板(3)均沿着所述预制桥面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钢梁腹板(3)与所述钢梁顶板(1)、所述钢梁底板(2)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所述钢梁底板(2)两端的面积均大于主体处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顶板(1)与所述钢梁底板(2)之间安装有辅支撑板(4),所述辅支撑板(4)为两块,两块所述辅支撑板(4)沿着所述钢梁腹板(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π型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预制桥面板(11)横向方向的所述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武应渭强付常谊郑毅陈方能徐杨李文虎虞清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