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烧炉,具体涉及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移动车载垃圾处理中,大多通过燃烧炉焚烧的方式进行垃圾处理,其中燃烧炉是整个处理系统的关键,在常规处理时,工作人员会先打开炉门,然后一次性将垃圾倒入燃烧炉中进行焚烧处理,待其中的垃圾燃烧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补料,在处理过程中,一般不允许打开炉门,主要是因为燃烧炉工况的特殊性,打开炉门后,燃烧炉中的热量将会迅速散发到大气中,造成其中的垃圾燃烧不完全,导致烟气排放不达标,所以现阶段使用的燃烧炉通常只在焚烧准备阶段开启一次炉门,在焚烧过程中无法再次开启炉门进行加料补充,导致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燃烧炉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打开炉门加料,导致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
2、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3、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炉门、外壳、隔离门、连接杆、第二炉门、水平导向机构、竖直导向机构以及驱动机构;
4、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安装于第二外壳顶部,第二外壳安装于燃烧炉顶盖上表面,并且第一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二外壳的落料口;
5、所述第一炉门设置在第一外壳顶部;所述第二炉门位于第二外壳底部,且第二炉门设置在燃烧炉顶盖的进料口内,所述进料口在第二外壳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斜坡,第二炉门与进料口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在第二炉门
6、所述水平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安装轴、设置于导向轮安装轴两端的水平导向轮以及与水平导向轮配合的水平导轨,每个导向轮安装轴穿设于沿第二外壳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连接杆的安装孔内,水平导轨设置在第二外壳宽度方向的两内侧壁上;两个导向轮安装轴通过多个隔离门拖杆连接,隔离门拖杆顶部安装有用于封堵落料口的隔离门;
7、所述竖直导向机构包括竖向导向轮以及与竖向导向轮配合的竖向导轨,竖向导向轮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外壳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连接杆的外侧壁上,竖向导轨设置在与竖向导向轮相邻的第二外壳内侧壁上,竖向导向轮抵接在竖向导轨的倾斜端面上,倾斜端面的斜度与进料口的斜坡斜度相适配;
8、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炉门的开闭,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隔离门和第二炉门的开闭。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炉门一侧设置有连接架,第一油缸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外壳顶部,另一端与连接架铰接,第一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铰接架,连接架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接杆,第一铰接杆与第一铰接架铰接;所述第二驱动系统包括两个第二油缸,两个第二油缸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外壳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两个第二油缸的另一端通过同步杆连接,并且同步杆上设置有用于与导向轮安装轴铰接的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穿过设置在第二外壳长度方向侧壁上的通孔与导向轮安装轴铰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炉门上表面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第二铰接架,连接杆底端与第二铰接架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导向轮设置有两个,每个竖向导向轮包括同轴设置的接触轮与限位轮,限位轮直径大于接触轮直径,且接触轮与限位轮一体设置;接触轮抵接在竖向导轨的倾斜端面上,限位轮位于连接杆与竖向导轨之间,用于防止接触轮在竖向导轨上运动时脱离竖向导轨。
12、进一步地,第二炉门对应于所述落料口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导向轮为v型轮,所述水平导轨为角钢,水平导向轮设置在水平导轨上方,并且水平导向轮的v型槽与水平导轨的直角边相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杆沿同步杆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铰接杆关于同步杆沿水平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炉门与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包括第一炉门与第二炉门,并且在第一炉门与第二炉门之间设置了隔离门,便可以在第二炉门关闭时开启第一炉门加料,隔离门将加入的垃圾阻隔在第一外壳内,随后关闭第一炉门,再开启第二炉门,第二炉门开启时会带动隔离门一起开启,随后垃圾将会从进料口进入燃烧炉内部,整个过程中,燃烧炉均未与外界大气联通,保证燃烧炉中的热量不会散发到大气中,并且还可以在燃烧炉工作时持续向燃烧炉中加料,保证了垃圾处理效率。
18、(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采用第一油缸驱动第一炉门的开闭,第二炉门的开闭通过设置在第二外壳宽度方向外侧壁上的两个第二油缸,两个第二油缸一端通过同步杆连接,同步杆上连接有第二铰接杆,第二铰接杆穿过设置于第二外壳长度方向侧壁上的通孔与导向轮安装轴铰接,这样通过第一、二油缸各自控制第一、二炉门的开闭,结构简单。
19、(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中第二铰接杆沿同步杆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铰接杆关于同步杆沿水平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这样在第二铰接杆拉动导向轮安装轴时,导向轮安装轴受力均匀,且承力点多,防止因为应力集中,导致导向轮安装轴受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门(3)、外壳、隔离门(5)、连接杆(9)、第二炉门(4)、水平导向机构、竖直导向机构以及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12),所述第一炉门(3)一侧设置有连接架(32),第一油缸(12)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外壳(2)顶部,另一端与连接架(32)铰接,第一外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铰接架(101),连接架(32)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接杆(31),第一铰接杆(31)与第一铰接架(101)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油缸(13),两个第二油缸(1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外壳(2)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两个第二油缸(13)的另一端通过同步杆(16)连接,并且同步杆(16)上设置有用于与导向轮安装轴(8)铰接的第二铰接杆(17),第二铰接杆(17)穿过设置在第二外壳(2)长度方向侧壁上的通孔与导向轮安装轴(8)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门(4)上表面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第二铰接架(18),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向轮(10)设置有两个,每个竖向导向轮(10)包括同轴设置的接触轮(1001)与限位轮(1002),限位轮(1002)直径大于接触轮(1001)直径,且接触轮(1001)与限位轮(1002)一体设置;接触轮(1001)抵接在竖向导轨(11)的倾斜端面上,限位轮(1002)位于连接杆(9)与竖向导轨(11)之间,用于防止接触轮(1001)在竖向导轨(11)上运动时脱离竖向导轨(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炉门(4)对应于所述落料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轮(6)为V型轮,所述水平导轨(7)为角钢,水平导向轮(6)设置在水平导轨(7)上方,且水平导向轮(6)的V型槽与水平导轨(7)的直角边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杆(17)沿同步杆(16)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铰接杆(17)关于同步杆(16)沿水平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门(3)与第一外壳(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门(3)、外壳、隔离门(5)、连接杆(9)、第二炉门(4)、水平导向机构、竖直导向机构以及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12),所述第一炉门(3)一侧设置有连接架(32),第一油缸(12)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外壳(2)顶部,另一端与连接架(32)铰接,第一外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铰接架(101),连接架(32)底部设置有第一铰接杆(31),第一铰接杆(31)与第一铰接架(101)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油缸(13),两个第二油缸(1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二外壳(2)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壁上,两个第二油缸(13)的另一端通过同步杆(16)连接,并且同步杆(16)上设置有用于与导向轮安装轴(8)铰接的第二铰接杆(17),第二铰接杆(17)穿过设置在第二外壳(2)长度方向侧壁上的通孔与导向轮安装轴(8)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炉连续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门(4)上表面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第二铰接架(18),连接杆(9)底端与第二铰接架(18)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西,陈衔远,何三超,王玫刚,张虎,韦栋栋,石剑,
申请(专利权)人:达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