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德州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3006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4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层感知机网络和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属于天文测量领域,该方法包括:从公开数据源获取以传统物理方法测量的精准脉冲星数据,预处理所述数据并归类;构建多层感知机网络;用归类后的数据训练所述多层感知机,得到训练好的多层感知机模型权重;将待测量的脉冲星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多层感知机模型,进行脉冲星距离测量,得到脉冲星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深度学习模型的学习能力用于天文测量,拓宽了测量脉冲星距离的适用范围,并突破了传统方法中视差角的小尺度限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更准确更高效地测量较远的脉冲星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文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perceptron,mlp)及色散测量值(dispersion measure,dm)的脉冲星距离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脉冲星是宇宙中稀有且特殊的天体,研究脉冲星对于理解宇宙演化、引力物理学和星际介质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测量脉冲星距离是研究脉冲星的关键任务之一。随着快速射电爆发天文学的发展,对脉冲星的数量和分布进行更准确的建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脉冲星距离测量方法中,主要有几何测量方法和天体测量等方法。

2、几何测量方法利用视差测量原理,通过观测脉冲星在地球上的视差角来计算脉冲星的距离。然而,这种方法对于距离较远的脉冲星不太适用,因为视差角非常小,难以准确测量。例如利用地球在不同时间观测同一个脉冲星,通过观测位置变化计算出脉冲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此方法通常需要长时间以观测到脉冲星的位置变化,而且受到地球公转周期的限制,只能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段内进行观测,视差角又非常小,这诸多因素混在一起,使得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需要快速距离测量的情况。p>

3、天体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传统物理方法包括年视差测量法、高吸收测量等;所述精准脉冲星数据包括银经位置、银纬位置、色散测量值DM以及脉冲星距离等数据;所述预处理包括检查和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噪声;所述归类指根据星系间介质密度将所述数据分为两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将表征脉冲星距离的数据输入到MLP多层感知机网络中,前向传播得...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传统物理方法包括年视差测量法、高吸收测量等;所述精准脉冲星数据包括银经位置、银纬位置、色散测量值dm以及脉冲星距离等数据;所述预处理包括检查和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噪声;所述归类指根据星系间介质密度将所述数据分为两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将表征脉冲星距离的数据输入到mlp多层感知机网络中,前向传播得到测量距离值,计算均方误差;使用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梯度优化mlp多层感知机网络的模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层感知机及色散测量值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数据输入所述mlp多层感知机时,所述数据经过归一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lp多层感知机和色散测量值dm的脉冲星距离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输入层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数据,并将其传递给所述隐含层;所述隐含层位于所述输入层和所述输出层之间,接收来自所述输入层的输入数据;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丰张国梁郝传辉姜文俐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